清晨的第一縷光線透過窗簾照進客廳,於義慢慢睜開雙眼看見蘇筱瑤安靜的伏在自己的身上,那如瀑的長發在陽光下閃著珍珠般的光澤。她睡的像個嬰孩,仿佛世界的一切都與她無關。於義輕輕的挪動了一下自己受傷的腿,基本上已經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了,這或許是這幾年訓練下來最實在的東西。
“你醒了?還疼嗎?”蘇筱瑤被於義輕微的動作驚醒了,然後便關切的問到。
“好多了,你回房間去睡會吧,你還得上班吧。”
“沒事,這幾天手上沒什麼案子,我特意請了幾天假。”其實於義心裏明白,蘇筱瑤這麼一說自然是為了多些時間跟他在一起。“一定餓了吧,我去給你煮點吃的。”說完,蘇筱瑤貼心的給他把電視打開,然後起身往廚房走去。
“各位觀眾大家早上好,現在為您插播一條最新消息”電視一打開便傳來女主播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的台詞。或許與城市生活隔絕太久了,於義也想趁著時間看看新聞。
“據我台駐地記者發回的第一手資料,今天早上在“立誌孤兒院”發生慘絕人寰的惡性殺人事件。現在我們就來聯係本台駐地記者‘王瀟’。”聽到主播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於義心裏忽地的緊張起來。
“立誌孤兒院”---於義與楊少鋒一起長大的地方,據說孤兒院的名字是一位開國元帥親筆題寫的,但是具體是哪一位至今也沒有人知道,或許去考究這點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意義。或許現在的‘立誌孤兒院’已經跟普通的孤兒院沒有什麼區別了,但是不為人知的是這所孤兒院培養出了至少十名以上的軍隊高官、商業巨賈。之所以這所孤兒院能夠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與這些人是絕對離不開的。
思緒再次被電話連線打斷,於義死死的盯著電視機。
“王瀟,你好”
“主持人,你好”
“麻煩你先給我們介紹一下現場的情況”
“好的”說完,電視畫麵切換到了孤兒院的現場。跟隨鏡頭不斷的切換,於義清晰的看見‘立誌孤兒院’的各個角落、每一塊地磚都被染成了紅色,就像有一條紅色的河流曾經慢慢的流過這裏每個角落,帶著無比悲傷的情緒。盡管經曆過很多比這還要血腥百倍的場景,但此時此刻的於義眼睛已經漸漸濕潤,眼睛變得越來越紅,悲傷、憤怒。
“據我們了解,現場共有43人被殘忍殺害,其中包括孤兒院院長趙啟明、副院長王道奎在內的8名工作人員以及35名孤兒,其中最長者為64歲的趙啟明院長,最小的孩子年僅6歲。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說到這裏,電視台記者的聲音也變得哽咽,背過鏡頭用手擦了擦眼睛。幾十年以來,在這邊神聖的土地上從未出現過如此殘忍的事件,對於每一個國人來講,這注定是悲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