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時的大臣王衍,自幼便很有君子之風。朝中顯貴楊駿很喜愛他,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王衍卻以此為恥,故意裝瘋把這門親事推掉了。晉武帝知道後對手下說:“王衍有這樣的好品德,現在世上無人可及啊!”
後來,王衍做了大官,品行卻漸漸腐化變質,開始走向墮落。甚至發展到用自己有君子之風的招牌來謀取升官資本的地步,當時迷惑了不少人。
一次,在一個宴會上,王衍又口若懸河,大講君子之道,一位了解他的人實在無法忍受他的虛偽,越聽越氣,竟操起盤子砸在了他的臉上。那人生氣的對王衍說:“你貪戀富貴、愛慕虛榮,早就不是什麼君子了,還有臉在這裏裝腔作勢嗎?你這樣做,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呢!”
王衍心中憤恨極了,表麵上卻裝作沒事一樣,一聲不響地離席而去。在場的人都認為王衍很有氣量,舉薦他的人更多了。王衍的官職也是屢屢高升,身後有許多人追隨他。
在朝中,王衍是個榜樣人物,可在背地裏,王衍卻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他對妻子說:“要想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能靠蠻力爭奪。我有君子的名號,好事就一個接一個來了。你在外也要有所掩飾,對於錢物的追求不要過於露骨。”
東海王司馬越當政時,王衍為了自保,推薦自己的弟弟王澄做荊州刺史,族弟王敦做青州刺史。他表麵上說這是為了保衛朝廷,私下裏卻對兩人說:“你們在外,我在京城,這就是狡兔三窟。一旦有難,我們也好有個照應。”
王衍把朝廷上下都給欺騙了,他被視為國家棟梁,並被委以重任。石勒大軍前來進攻時,王衍被任命為領軍元帥,前去抗敵。此時,他的無能才徹底暴露了出來,最終晉軍全軍覆沒,王衍被俘而死。
王衍靠欺騙盜取功名,這就是逆了天道。逆道而行,就是違背了規則,做事違背了規則,遲早都會失敗。
順天道行事,人道在先。如果連最起碼的仁義道德都不具備,就談不上順天道,陳友諒殘害異己,喪失了人性,也就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元朝末期,陳友諒追隨徐壽輝起兵造反。他逐漸博得徐壽輝的信賴,當上了大將。官職在他之上的倪文俊卻瞧不起他,動不動就辱罵他,陳友諒對他懷恨在心,想殺了倪文俊。
陳友諒的手下勸他道:“你的毛病,倪文俊說的不錯,你就當他是為你好,沒必要和他過不去。做大事要有大氣量,這點小事若不能忍耐,隻怕以後難以服眾。”
陳友諒對此一點都不以為然,還是想尋機除掉倪文俊。後來,他兼並了倪文俊的軍隊,實力大增,對別人更不放在眼裏了。
另一位大將趙普勝看不慣陳友諒的為人,始終不肯與之為友。陳友諒就伺機攻打他,又有人勸他道:“你四麵出擊,誰都想攻打,這樣一來,就沒有人真心為你賣命了。如果你們自相殘殺,敵人便有機可乘了,我們離失敗也就不遠了。這個時候,你應該廣結人緣,不要四處樹敵。”
陳友諒依然我行我素,他設計殺了趙普勝,更為嚴重的是他竟把首領徐壽輝也害死了,將士為此都感到心寒,士氣大落。
最後,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他自己也喪命了。
朱元璋的實力本不如陳友諒,是陳友諒不顧團結而使自己四麵楚歌,他處處排斥異己,而且心狠手辣的作風把自己送上了絕路,這就是違背天道的結果。
許多人求功心切,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損人利己,其實,這種做法也是大錯特錯的。如果一個人極端自私,為了個人利益而逆了天道,那麼人們就會和他過不去,總有一天必將招來禍患。
東漢末年,奸臣當道,董卓篡權,他廢掉了漢少帝,扶持年僅九歲的劉協上台,號漢獻帝。
董卓在朝內專橫跋扈、為所欲為,他對心腹說:“我現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接下來我要再控製全國的財富。權利和財富一樣都不能缺少,否則就要受製於人。”
董卓遂派人把秦始皇在長安所鑄造的銅鍾、銅馬等熔化並重新鑄成錢幣,使貨幣貶值,他從中牟取暴利。
董卓又組織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專門掠奪大戶人家的財富。他還讓人挖陵盜墓,竊取陵墓中的陪葬財物。他連漢靈帝劉寵的文陵都不放過,拿走了墓中所有的珍寶。東漢諸帝的陵墓及公卿墓塚,大都被他盜取一空。
這時有人勸董卓說:“你要征服天下,有錢有權還是不夠,如果沒有仁義,天下人就不會心服。你做的太過分了,人們隻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如果哪天有機會,他們一定會群起而攻之。”
董卓聽後卻驕橫地說:“要想有權有錢,講仁義怎麼能實現呢?我現在隻恨權錢還是不多,哪管仁義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