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

指一定期間處在市場上或能夠提供給市場的商品和勞務的總量。就全國範圍說,供給=計劃期產出+(進口-出口)+(上期末庫存-本期末庫存)+(國家儲備撥出-國家儲備撥付)+(社會潛在物資進入市場部分-產品進入市場前流失部分)-軍需以及其他不經市場的物資。就一個地區來說,還要考慮商品在地區間的調出調入。我國過去不把勞務視為產品,在物質產品中,大部分生產資料也不進入市場,所以,我國長期使用的社會商品可供量指標是不包括這兩部分的。在不少場合,供給也泛指各類商品和勞務的供應,而不管這種供應是否通過市場。

需求

指人們在其持有貨幣額的限度內對商品和勞務的有效需求。也稱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需求的大小和構成是由社會經濟製度的性質、一國的生產力水平、國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狀況、物價水平等因素決定的。需求可分為對投資品的需求和對消費品的需求。兩大類還可細分為各類。對需求狀況的測定是製定產業政策、生產計劃和商品流轉計劃的重要依據。

總需求和總供給

指全社會對各類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和供給總量。兩者的關係對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如果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就意味著社會上供給相對不足,物價就會上漲;如果總需求小於總供給,就會有一部分產品銷不出去,市場疲軟,反過來影響生產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持續出現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的情況,這主要是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雙膨脹的結果。同時,由於產業結構失調,企業經濟效益不高,也影響了有效供給,因而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平衡總需求與總供給,是當前治理整頓的一項重要任務。反映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相互關係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供求率,它是社會總商品量與社會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間的比率,也是商品的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係在市場上的反映。

宏觀經濟變量

指能夠引起或影響經濟總量變化方向和變化程度的價值總量的分解和轉化形式。宏觀經濟變量與經濟總量之間、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係為經濟參數。在一定的條件下政府可以運用經濟變量之間以及經濟變量與經濟總量之間的數量關係調節經濟。

宏觀經濟分析

指揭示經濟總量變化規律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律的分析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從我國國情出發,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手段,對我國國民經濟內在結構、再生產各個環節及其相互關係、宏觀經濟變量與經濟總量、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經濟發展的曆史過程等方麵進行係統分析,為政府的經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可以促進決策的科學化。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以及國家對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作用的加強,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和作用日益增強。

DIM方法

亦稱決策方法,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用決策理論來比較和研究經濟體製的方法。DIM是決策(DecisionMaking)、信息(Information)、動力(Motivation)的縮寫。DIM方法就是采取比較經濟體製的方法,把所有經濟體製都看作是社會建立的,對有關生產、消費和分配等經濟現象做出決策的機製,它包括三個相互聯係的部分,即決策權的分配(決策D結構)、向決策者提供使他們能夠做出合理決策的信息(信息I結構),以及決策者借以實現其決策的機製(動力M結構)。隻有研究這些結構及其相互關係,才能把握計劃和市場的協調機製和計劃與市場不同組合模式的特點,從而對經濟體製做出正確的選擇。DIM方法不涉及經濟體製間的性質差別,對經濟製度的分析具有片麵性。但從多重角度特別從決策、信息和動力間協調關係分析經濟運行的方法,還是值得借鑒的。

商品的供求規律

指社會商品可供量與社會對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的矛盾運動。商品供求關係有平衡與不平衡兩種狀態,供求平衡,則商品銷售和社會再生產就能正常進行;供求不平衡,則表現為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供求關係總是循著從基本平衡到不平衡又到新的基本平衡的宏觀規律,不斷運動、發展、變化的。由於影響商品供求關係的商品數量、質量、地區、季節、批發零售、儲藏、運輸、消費心理等等各種因素是多變的,所以,供求恰好平衡總是偶然的,這就需要國家從宏觀計劃上對商品生產與銷售加以調控。從表麵上看,商品供求關係是物與物的關係,實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是生產與消費關係在市場上的反映。

需求結構

指需求總量中各種不同商品和勞務需求之間的比例關係。表現了不同商品、勞務需求間的內在聯係。主要分為消費需求結構和投資需求結構,即對生活資料的需求結構和對生產資料的需求結構。從其形態上分為價值形態和實物形態的需求結構。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相對應,互相聯係,互相影響。需求結構的發展方向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商品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需求結構的發展如果超越了供給結構提供的可能,會造成虛假繁榮,市場信號混亂,產業、產品結構混亂,打亂正常的需求發展序列,損害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另一方麵,如果滯後於供給結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提高,阻礙產業、產品結構的優化和向更高層次發展,形成壓抑型消費,造成短缺與過剩並存的局麵。需求結構的發展不僅要與外部的供給結構協調同步,還要求其內部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價值和實物形態的一致協調。按照兩大部類生產之間的關係進行協調,在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對需求結構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