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中國共產黨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2 / 3)

二、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這一宗旨,鮮明地昭示黨是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

毛澤東同誌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94一1095頁)這段話,非常深刻地闡明了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黨章明確規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黨的十五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這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決心。

黨的根本宗旨,貫穿於黨的一切活動中,主要體現在製定和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我們黨就提出了符合全國各族人民意誌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和路線。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我們黨根據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建國初期及時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黨的八大製定了全麵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綱領,提出了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出了我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下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所有這些,都是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

黨的根本宗旨,也體現在我們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都是黨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經過廣泛地反複地征求和聽取各方麵群眾的意見製定出來的,因而它能夠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同時,黨又運用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把黨的正確主張貫徹到群眾中去。通過黨的組織工作、宣傳工作,通過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利益,並且組織起來,自覺地為實現這些利益而奮鬥。

黨的根本宗旨,還體現在黨對每一個黨員的要求上。黨章規定,共產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的個人利益要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黨章還規定,黨員要密切聯係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黨要求黨員和黨員幹部,要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人民給的權力要為人民謀利益,要廉潔奉公,絕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要通過多種渠道,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例如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以及黨員聯係戶、黨員責任區等形式,及時了解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千方百計地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要切實關心群眾的疾苦,在農村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熱心幫助困難戶發展生產,尋找致富門路,盡快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群眾有危難的時候,要同群眾同甘共苦,敢於挺身而出,為群眾排憂解難,堅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等等。絕大多數黨員都能夠認真這樣去做,使群眾從黨員身上感受到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作為要求入黨的同誌,也應當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踐黨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