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思想政治工作(1)(2 / 3)

無論是人為地抬高還是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都是違背客觀規律的,都必然受到曆史的懲罰。

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本質功能的表現,它是確立思想政治工作應有地位的依據。其作用是服務、保證。服務作用表現為:為政治服務,為黨的總目標、總任務服務,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為從政治上、思想上保證黨對各項工作的領導服務。保證作用表現為:保證經濟工作及其他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和性質,保證黨對經濟工作及其他工作的正確領導,保證全黨和全國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的一致性,保證廣大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積極性,保證革命隊伍在思想上的純潔性,防止和抵製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侵蝕等。充分發揮服務、保證作用不僅不會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而且是充分地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線”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這種作用,是以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的理論為根據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不僅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而且還是使上層建築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重要環節。因此,它的作用是服務、保證。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它由黨的目標所決定,是思想政治工作實踐的動力和出發點,並且表現於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和歸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分層次的,但不同層次的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幫助人們自覺地改造主觀世界。改造主觀世界,有兩個方麵的基本內容:一是思想意識的改造,二是思想方法的改造,前者屬於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問題,後者屬於提高人們的認識能力問題。這兩個提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引導人們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

為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實現其目的而確定的指導原則,是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運用和體現,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有時間性、領域性和層次性,為實現黨的政治任務和總路線服務,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各個曆史時期堅持的基本指導方針(亦稱“總方針”)。如民主革命時期軍隊把“團結自己,戰勝敵人”作為軍隊和政治工作的總方針,把放手發動士兵群眾、指揮員和一切工作人員,通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作為軍隊內部政治工作的方針。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中,把思想工作要結合經濟建設和經濟體製改革的實際一道進行,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等。新的曆史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是:必須堅定地為實現黨的總目標、總任務服務,密切結合各項業務工作的實際進行和堅持疏導的方針等。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所遵循的法則和準繩,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體現和運用。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總結並規定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無產階級的黨性原則,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實事求是的原則,說服教育的原則等。新的曆史時期,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又明確地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各項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則,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耐心說服教育與嚴格組織紀律相結合的原則,表揚與批評相結合、以表揚為主的原則,身教與言教相結合、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等。

疏導方針

解決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時所應遵循的疏通和引導的方針。疏通,就是廣開言路,集思廣益。關鍵是廣開言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創造條件,讓大家暢所欲言,把各種不同的看法、意見和心裏話都講出來。然後,才能分清是非,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意見。有了這個基礎,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廣泛地、深入地開展起來,達到統一人們的思想,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改進和推動各項工作的目的引導,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循循善誘,說服教育,把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引向正確的方向和軌道。這就是說,要在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通過說服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幫助人們實事求是地認識和分析問題。把群眾的思想引導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使他們自覺自願地服從黨的領導,積極主動地勞動、學習和工作,從而保證革命和建設任務的實現。疏通和引導的關係是辯證的統一。兩者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密切聯係而不可分割。這就是說,疏通當中有引導,引導當中有疏通。疏通是引導的前提,引導是疏通的目的。但是,疏通和引導又是有差別的,不能混為一談。疏導方針,體現了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理論的要求,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客觀規律的要求,體現了相信群眾、尊重群眾這一曆史唯物主義原理的要求,也是對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正確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