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積極戰勝阻礙成功的三大障礙(2 / 2)

不知不覺中很多人養成了不肯謙恭、自高自大的習慣,結果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成功。所以,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對自己平時的習慣作深刻的檢查,把那些會妨害成功的劣習一一梳理出來。如果你真的發現自己確有某些不良的做法,就要勇於承認,不要用借口來搪塞過去,而要將這些不良習慣逐一加以改正。若能持之以恒,前麵將有豐碩的成果。

不要萎靡不振。

“萎靡不振”是世間最難治也是最普遍的毛病,它往往使人陷於完全絕望的境地。

一個人如果萎靡不振,那麼他必然會行動緩慢,臉上毫無生氣,做起事來也會弄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他渾身上下看上去像沒有骨頭一樣,軟弱無力,似乎一碰就倒,整日糊裏糊塗、呆頭呆腦、無精打采。

年輕人千萬不要與那些頹廢不堪、沒有誌氣的人來往,這一點必須引以為誡。一個人一旦有了這種壞習氣,即使後來幡然悔悟,他的生活和事業必然因之而受到影響。

遲疑不決、優柔寡斷,都有很大的傷害。優柔寡斷的人一遇到問題往往東猜西想,左右思量,不到迫不得已,不拿決定。久而久之,他就養成了遇事不能當機立斷的習慣,相信力慢慢消失了。由於這一習慣,他原本所具有的各種能力也會跟著退化。

萎靡不振、沒有主見的人,遇到事情通常的做法是“先放在一邊”,說起話來又是吞吞吐吐、毫無力量;更為可悲的是,一談到偉大的事業就談虎色變。反之,那些意誌堅強的人,他們一貫的做法卻是“說幹就幹”,凡事都有他的主見,並且有很強的自信心,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信仰。如果你遇見這種人,一定會感受到他精力充沛、處事果斷、為人勇敢。這種人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大聲地說出來;遇到確信應該做的事,就毫不猶豫努力去做。

不肯專心、沒有決心、不願吃苦,就決不會有成功的希望,這對任何事業來說都是不變的鐵則。獲得成功的惟一道路就是下定決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遇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見人無精打采的人,從來無法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自然也就難以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幫助。隻有那些精神振奮、踏實肯幹、意誌堅決、富有魅力的人,才能在他人心目中樹立起信用。沒有信譽的人,沒法獲取他人的信任,自然成功路上困難重重。

我們應該集中全副精神和所有力量這是任何工作能夠成功的保證。即使是寫信、打雜等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應集中精力去做。與此同時,一旦作出決策,就要立即行動;否則,一旦養成拖延的不良習慣,人的一生就會在渺茫中空虛度過。

有很多人整日都怨天尤人,別人為什麼容易成功,而自己卻一點成就都沒有呢?他們認識不到,失敗的原因隻能是他們自己,比如他們不肯在工作上集中全部心思和智力;比如做起事來,他們無精打采、萎靡不振;比如他們沒有銳不可擋的,在事業發展過程中也沒有去排除障礙的決心;比如他們沒有使全身的力量集中起來,成為無堅不摧的行動。

以無精打采的精神、拖泥帶水的做事方法、隨隨便便的態度去做事,成功永遠沒有希望。隻有那些意誌堅定、勤勉努力、決策果斷、做事敏捷、反應迅速的人,隻有為人誠懇、充滿熱忱、血氣如潮、富有思想的人,才能把自己的事業推向成功。

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自己的主見,這是年輕人最可怕的危險傾向,而年輕卻偏偏最易沾染這種毛病。就是因為這一點,他們的境況常常越來越差,甚至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他們在平庸、無聊、枯燥、乏味中生活,得過且過,沒人主動意識。他們從來想不到要振奮精神,拿出勇氣,奮力向前,結果一事無成,自暴自棄。這種結果,都是因為他們缺乏遠大的目標和正確的思想所導致。隨後,自暴自棄的態度竟然成為了他們的習慣。他們從此不再有計劃、不再有目標、不再有希望,如果你想勸服他們,要他們重新做人,實在是一件萬難的事。要對一個剛從學校跨人社會、熱血沸騰、雄心勃勃的青年人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並非難事,但要改變一個屢次失敗、意誌消沉、精神頹廢者,就不是一件易事。對這些人來說,仿佛所有的力量都已消失殆盡,所有的希望都已全部死亡,他們的行同走屍,沒有任何重新振作的精神和力量。

世界上多少失敗者的一生都沒有大的過錯,但由於本身弱點太多,懦弱而無能,結果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廢,一遇挫折便不求上進。沒有堅強的意誌,持久的忍耐力,敢做敢為的決斷力,他們就會陷於失敗的境地。這些可憐的人如果他能徹底反省,再尋得一個切實的目標,持之以恒,他們的前途就仍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