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瞬,三年過去了,日月幾多更迭,幾多草木幾次枯榮,但孩子還是孩子,不過也都六七歲了,王爺爺卻變成了壞老頭……村頭的第二個院子是子羽家,院子不大,兩間草屋,一個柴房,院子裏種著一棵棕櫚,還有一些花草,外加一圈大籬笆,探頭望去,其實,整個村子裏大多也就這麼個樣子。兩個屋子住了兩個老人,本來其中一個是子羽的,隻是幾年前被某個老頭忽悠,在爺爺也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住進了柴房,而子羽也憑空多了一個師傅,當然也是被忽悠的…
子羽沒有父母,被宗老石中天收養,聽爺爺說他是四叔獵獸時撿回來的,爺爺覺得小子喜人便接了下來。
芒秋剛過,天氣逐漸變冷,一夜的風聲,棕樹的葉子飄的是那樣的瀟灑……
早起,院子裏的落葉已經被清掃幹淨,一個少年坐在柴房前劈著柴,棕樹下,一個老頭閉目養神搖著搖椅,煞是清閑。青色的籬笆外,幾個少年扶著籬笆點著腳尖向院子裏不斷的眺望著。
“小羽,東頭的涼老頭家裏沒水了,你快去給提幾桶…”老頭發話了,或許是發現了籬笆上的一群偷窺者,嘴角一揚,特意加大了聲音,“晚上去山上弄點野味回來,記得用我前天教你的絕技哦”
“哇,有絕技……”籬笆外頓時炸開了鍋。
“好”少年嘴角一抽,早已習慣了老者的故作聲勢。
把散落一地的柴收拾好,少年便背著箭筒出了院門。
還記得三年前拜王老為師時,王老曾說:“我有仙者三篇,武者三篇,你要學哪個?”“都學,我都要學”這就是子羽當時的回答。“都要學?可以!但是可要吃不少苦哦,我曾說過基礎最重要,先把基礎打牢了,再教你”“我不怕苦,我要保護村子!…”
就這樣,基礎一紮就是兩年,如同師傅說的那樣,但可不是一般的苦。
挑水、劈柴、捉野味便成了小羽這三年的主要任務,如果是自給自足也好啊,可師傅的要求是全村各個叔叔伯伯大媽大嬸爺爺奶奶都得照顧到位。
剛開始,大家都認為,每天都做到這些可不是這樣一個幾歲大的孩子能做到的,孩子們的心裏也都在想王老頭是個壞老頭,可出人意料的是,小羽還真堅持下來了,當然,這也少不了周圍小夥伴們的幫忙,其實這也是老者故意如此。
看著孩子們每天都累的滿頭大汗,有時候還會受傷,大人們也是心痛不已,晚上都給他們準備藥浴,當然這都是王老的囑咐,說是用以熬煉筋骨,藥草是苗長老拿出來的,苗長老是宗祠裏的三長老,有一手好醫術,在村民的眼中那可是醫道聖手,娟子便是拜在他的師門之下。
王老說,挑水可以強身健骨,劈柴可以熟悉和掌控力道,捉野味嘛,來回跑跑可以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反正種種事情到了王老那兒都有解釋。大夥兒乍的一聽,覺得很有幾分道理,後來也就聽之任之了…
前兩年一直這樣,第三年開始,王老便教他吐納之法和武學修養,夥伴們也都跟著學,還都挺認真的,有模有樣的。“小羽,什麼絕技?快讓我們看看啊”出了院門,頓時,夥伴們都圍了上來。小羽撇撇嘴,指了指腰間的袋子,“都在這裏麵了”“切,絕技能裝袋子裏?這老頭忽悠人吧……”虎子不憤道。“別小看這裏麵的東西哦,師傅說這是棕毛,可以止血化瘀”小羽解釋道,“這可是我花了多半天收集的呢”“有那麼神奇麼?”荀二娘家的二娃子好奇道。“等用到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了,這是好東西,可要放好呢”說著便把袋子又重新紮了結實,“走吧,我們先去練武場吧,這個時候,爺爺應該已經做完早祭在那裏等著了”
子羽口中的爺爺便是石中天,此刻正盤坐在宗祠前的練武場上,一頭白發被盤在頭頂,做了一個簡單的發髻,歲月褶皺了皮膚,卻也不能讓人忽視那堅毅的麵容,眼睛微閉,隻見他雙手放置胸前打圓,正襟危坐,一身洗的發白的長袍散落在地,剛好遮掩膝下的蒲團。
“娃娃們都來了吧,都什麼時辰了,快過來做早課”剛踏進練武場的小羽便聽到了爺爺的招呼聲。
爺爺身前依次擺放著七個蒲團,夥伴們也都很安靜的一一落座,一改之前的哄鬧形象。原因無他,師傅很閑適,爺爺太嚴肅。
“養天之氣歸於田,丹俯聚氣以通虛,虛通六脈,上天元,下足黎,血氣歸元以為一,是以煉氣;氣走全身,透於體,防於人,用於物,則成矣”…
“煉氣歸於丹田是為練氣士為一階,融兵煉體是為武士為二階,真氣外外放是為武者為三階,凝氣於物是為武師為四階,兵解附體是為武王為五階,駕馭而行是為宗師為六階,踏空而行是為大乘為七階,大乘之上是為大能,大能之上是為天階,人以五為盛,天以九為界,盛衰之變皆盡與此”…
飄渺的聲音不斷的在身旁響起,沒有遠近之分,全部繚繞在耳邊,一直引導著孩子們的修行,柔和的聲音不斷的安撫著孩子們的心靈,使之更加的平靜,去內心尋找那屬於自己的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