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陳納德與飛虎隊

克萊爾·李·陳納德,1893年9月6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科默斯,而後在路易斯安納州的鄉下小鎮長大成人。中學畢業後,陳納德先後進入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和路易斯寰納師範學院攻讀。從1908年至1913年,陳納德既任過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商學院的英語教師,也當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基督教青年會的體育訓練助理主任。1911年12月Z日,陳納德與內爾·湯普遜結婚,兩人共生育有8個孩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陳納德正在俄亥俄州阿克倫的輪胎廠工作。1917年8月,陳納德進入印第安納州本傑明·哈裏遜堡的軍官訓練學校受訓。3個月之後,成為預備役中尉的陳納德轉而進入美國陸軍通信兵的航空處。陳納德克服諸多困難和阻力,掌握了飛行技術,並且在1920年4月之前得到飛行員的資格。

1920年秋季,陳納德從新組建的美國陸軍航空處得到正式任命。在此後的17年中擔任過多種職務,其中包括1923~1926在夏威夷擔任第19驅逐機中隊中隊長,30年代初期出任位於亞拉巴馬州馬克斯韋爾基地的航空兵戰術學校教官。1935年,陳納德編著的戰術教材(防禦性驅逐的作用)出版,書中認為戰鬥機兩機編組最機動並最能集中火力攻擊敵轟炸機或戰鬥機,同時又最能保護實施攻擊的駕駛員。

陳納德的戰術理論在美國陸軍航空兵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友人常以“那個激進的陳納德”來稱呼他。陳納德在馬克靳韋爾基地還曾與威廉·麥克唐納和約翰·威廉森組成“三人空中飛人”特技表演隊,成為美國陸軍航空兵公認的最好的特技表演隊。1997年4月,陳納德因聽力下降以及他所主張的戰鬥機戰術理論未受當局重視,以上尉軍銜退出現役。

至此,人們或許可以說陳納德的經曆是平淡無奇的。此話不假,因為陳納德軍事生涯的重大轉折是與中國戰場緊密相關的。

1937年5月,陳納德經朋友介紹前來中國,出任國民政府上校航空顧問,幫助組織國民政府空軍的訓練與作戰,受到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的器重。根據蔣介石的要求,陳納德招募了部分美國飛行員,組成第14誌願轟炸中隊,但該隊因缺乏戰鬥機護航而戰績不佳。3個月合同期滿後,陳納德仍留在中國,從南京到武漢,由武漢到昆明。陳納德奉命在昆明組建航校,訓練中國飛行員,並領導組建起從淪陷區到西部地區的地麵空襲警報係統。

陳納德於190年10月10日受蔣介石的委托,返回美國通過政府官員和民間渠道為中國謀求戰鬥機、轟炸機和飛行員來源。

抵達華盛頓的第二天,陳納德和中國空軍要員毛邦初便在中國國防供應公司的華盛頓總部得到一間辦公室,著手擬訂有關的計劃細節。1941年1月,他們將全部計劃遞交正在華盛頓的宋了文。該計劃要求美國在1941年提供39架戰鬥執和150架轟炸機,1942年增加到700架戰鬥機和300架轟炸機,以及飛行員和其他空地勤務人員。陳納德、宋子文和毛邦初開始滿懷信心地在華盛頓政界周旋,設法使該項計劃得到支持。陳納德與許多人談論此事,但令人驚奇的是,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毫不掩飾的驚奇與疑慮的神色。陳納德拜訪參議員、眾議員、政府官員以及其他任何被認為有影響的人物,而在所有這些人物中,似乎隻有兩個人理解中日戰爭和防納德的計劃,當然,這兩個人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人物: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和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幾個星期後,宋子文為陳納德介紹了托馬斯·科克倫。科克倫畢業於籲哈佛大學法學院,閱曆豐富,熟悉華盛頓官場,頗得眾人信任,業已進入羅斯福政府最高層。科克倫對中國極感興趣,出任中國國防供應公司總顧問,而其弟戴維就是該公司董事長。後來,陳納德說科克倫“這個人的努力徹底扭轉了在緬甸和中國的美國誌願航空隊的命運”。為陳納德的計劃所打動的科克倫在向羅斯福總統呈遞有關報告後,兩人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羅斯福:“他(指陳納德)怎麼樣?”

利克倫:“他是我遇到過的最獨特的官員,你應該親自見見他。”

“我不能這樣做,這樣做不危險嗎?”

“當然危險,但無所事事而丟失中國,不是危險更大嗎?!”

“他難弄嗎?”

“他堅持己見——主要是飛機的機動性——但是斯托威爾和漢尼拔不也是如此嗎?他經常談到這兩個人。”

“他服從命令嗎?”

“你的命令?當然。但我不希望僅僅由於職務關係,你就做一個一般的上可,這是伊麗沙白女王的德雷克——你得讓他指揮演出,而你指揮他。你要親自見他嗎?”

“你知道;我不能……繼續與他談下去……”別讓他走……讓他去說服那些不願同他講話的人們吧。”飛機從何而來?今後數月生產的全部新飛機,已經預定送往美國的歐洲盟國英國。飛機是依靠運氣得到的!製造飛機的寇蒂斯-賴特公司副總經理伯迪特·賴特(陳納德的老友)經不住陳納德的軟磨硬泡,同意隻要能夠說服英國放棄優先權,就可提供100架剛離廠的P-40型飛機給中國,該公司將用更新式的飛機補足英國。的差額來作為報答。陳納德接·受這一提議,並在一個星期之後設法使英國同意了這一計劃。飛行人員又在何處?陳納德所到之處,都得到同樣的回答:無法抽出飛機、飛行員和機械師用於中國的戰爭。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阿諾德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他無法做到抽調一個參謀軍官而不危及陸軍航空隊,他反對調遣任何航空隊的力量到其他任何國家去。然而,值得慶幸的是,1941年4月15日,羅斯福總統簽署蘭項秘密行政命令,允許預備役軍官和從陸軍航空隊、海軍、海軍陸戰隊航空部隊“退役人員”參加美國誌願航空隊前往中國。陸軍部長史汀生讓阿諾德發布命令,批準凡帶有某種介紹信的人“完全有權同軍事人員談話”。陳納德據此組織的5人招募組在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基地中悄然活動。基地長官發現“來曆不明”的平民百姓來找手下的人談話便總是感到震驚,當發現他們所幹的“好事”——挖走美軍有經驗的飛行員的時候更是火冒三丈!有好幾位長官打電話給華盛頓,要求這些談話人員離開,但電話未能奏效,挖美軍牆腳的事仍在繼續。陳納德總算挖來了150多名飛行員。

誌願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名義上受聘於美國中央飛行製造公司。誌願人員與公司簽訂的為期一年的合同規定,誌願人員每月收入在250至750美元之間,外加差旅費和每年30天帶薪金的休假,還有每月30美元的津貼;飛行員每月薪金750美元,中隊指揮官每月薪金750美元;誌願人員的任務是製造、修理和駕駛飛機。盡管合同沒有提烈擊毀1架日本飛機可獲500美元的獎金,但事實上確有獎金一事,獎金由中國政府支付。合同還規定,不服從命令、經常酗酒或吸毒、非因執勤造成的疾病、開小差和泄密的水員,都將被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