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章(2 / 2)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沒有自己的看法,想法,那就像遊戲裏的npc,規則製造者想要他說什麼,他就隻會說什麼,想要他做什麼,他便隻會做什麼。不要用眼睛去看世界,世界裏都是別人描述的景色,不要用耳朵去聽世界,世界都是別人敘說的故事,用大腦去聽去看,別人說什麼自己就說什麼,腦子不會去分辨錯對,這樣的腦子留著湊體重嗎?

大多數人的生活高度,取決於他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所以有孟母三遷,所以說物以類聚,所以才門當戶對。

對於農村出生的人來說,這輩子能有車有房,家和子孝,老有所養,也許就是圓滿了。但對於那些一出生物質生活就已經充足的人,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實現其他想法。還記得小的時候,經常會有作文寫什麼“我的理想”之類的,在柴米油鹽的忙碌之中,還有多少人能記得自己最初的理想?

社會教我們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很多人做到了,做到之後,發現,善良原來可以成為別人欺騙自己的理由。可笑吧,哈哈。。詛咒,憤怒,譴責,不管怎麼樣,都改變不了這種悲哀。善良竟然成為了一個人的軟肋。

人畢竟還是動物,不管穿多少衣服,都改變不了動物血腥的本能,那就是弱肉強食。殘酷的世界,還抱著迂腐的善意,隻會遍體鱗傷。

我相信有一種規則在身邊運轉,也有一群人,他們就是規則的製定者,他們在粉飾這個世界,讓它看起來很美好。

也會有一些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他們眼中是憐憫,是譏笑,還是關懷?眼前這些是真是假,真的很難分辨。那又如何,過眼前的生活,如果有幸,能體驗一下,俯瞰的感覺,那時,眼中會是什麼?

窮,那就獨善其身,別老帶著主角光環到處晃蕩,沒有多少人能很特別,都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罷了!

每個人都有向往的生活,或是錦衣玉食,或是平淡樸實,或是離奇古怪。

我想要的生活是這樣的,帶上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開始漫長的旅行,坐在去往陌生城市的火車,寫下夕陽霞暉或是連綿陰雨。到了終點站,找份工作,攢足車費,把終點變成起點,再開始一場新的旅行。直到有一天,我失足落於某個山崖下,那就是我人生的終點。或是眷戀了某個人,某個城市,決定在那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老了,躺在葡萄棚下,坐著搖椅,翻開厚厚的筆記本,給子孫講述當年旅行的見聞。

可是,我終歸是個有家鄉,有父母的人,父母在,不遠遊,再漂泊的心,也隻能關在一副軀殼內。

也許一天,我會順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奮鬥於柴米油鹽,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隻是做一個浪子。

你呢?你還在堅持嗎?

這些個東西其實都是我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個人感悟,可惜,所有的人都在匆忙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誰又有時間去看別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