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寶藏(2 / 2)

水文生看到這裏,默默的點了點頭,看來所謂的武道和修靈一樣,都是具有十個階段。

“武術,無非是一些搏擊技巧,在搏鬥的時候做到氣定神閑,不慌不忙,而且還要做到心與意和,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這六合……”

水文生看完了一些主要的概述,對於武道多少也有了一些了解,不禁開始衡量一下自己現在的境界。

依照《武道》所說,拳腳功夫對於力氣,有巧和拙這一說,所謂的巧力,自然就是借力打力,但是這些太過於玄奧,隻能等到以後再說,現在隻能使用“拙力”。

拙力,就是實打實的真正力氣,對敵之時,力氣大自然會占有一定的優勢。而水文生現在的力氣就不算小,可以說是勉強能過這一關,但還需要鍛煉。那現在就是外五行。

外五行,眼、手、身、法、步。

眼,所謂動作之始眼為先,而眼者為見性,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穿力,盯其目標,等待其變化,然而卻能對其一絲一毫都不放過。

手,手是人身上的一樣兵器。可拳、可掌,可攻、可守。可以根據進攻或防守時的不同需求,變換不同的手法去應對。

而所有的武技之中都要有起、隨、追三勢,所謂的起、隨、追就是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手臂在人體的三大節中為梢節,其起勢是滾出滾入,神出鬼沒,讓對手捉摸不定。

步,三節中的根節,乃人體萬力之源。顧名思義,步也就是人體基礎的基礎。

《武道》中的樁功就說明了這一點,它要求步之出入、落地、進攻、進退都穩如泰山。弓、馬、撲、虛、歇等步行要輕盈敏捷、變換靈活。

法,自然也就是方法,身法,拳法,步法,手法等。

至於身體,則是外五行的至關重要之處。身是人體的樞紐,力量傳發的主宰。

《武道》中記載:出手以手為妙,進步以步為奇。但無論是出手還是進步都要以身為要。身以滾而進,手才能以滾而出。

並且身為身體三節之中節,如中節不明,全身皆空。動、靜、急、徐,閃、展、騰、挪、盡在身法之中。

在和老者交手的時候,水文生就已經有了招式和一些方法,所以法,這個倒還說得過去,並且身也一樣,在老者的**下,他的身形可以說是如同靈猴一般靈巧。

步,水文生在瀑布下紮馬步的時候,就已經十分紮實了,每一步都有如雄雞一般,威武有力。

所以現在就剩下下了眼,不過這個倒也可以自動過略掉,因為師傅說過,修靈之人每過一階,就會開啟巧,也許下一次就能開啟。

雖然這些水文生都差不多了,但他可沒打算進入精氣神階段,還是再是穩定穩定比較好。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水文生合上了書,書中說要想在武道之上加強,就必須築基,讓自己的體魄更加強大,但是現在這種環境就算是有,他可能不敢出去拿。

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東西還是以後再說吧。

水文生又取出了文生鐧,他總是感覺這家夥有什麼地方不對的,但一時間有說不出來。

抱這文生鐧研究了一個多時辰,卻什麼都沒有發現,水文生最終還是氣餒了,又一次扔回戒指之中,不過也不知道是因為夜明珠反射的原因,還或是什麼原因。

就在文生鐧消失,進入戒指之中的一霎那,竟然泛出點點的白光,仿佛人的心髒一般,有節奏的跳動著,不過與這夜明珠之光比起來,卻微不足道。

不過垂頭喪氣的水文生卻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