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化學治療:鼻咽癌95%以上屬於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類型,惡性程度高、生長快,容易出現淋巴結或血道轉移。鼻咽癌確診時75%的病人已屬於Ⅲ和Ⅳ期,病期愈晚,遠處轉移機會愈多,預後亦愈差。放射治療是一種局部治療方法,不能預防遠處轉移,因而合並應用化學藥物或幾種藥物聯合治療,可能使腫瘤縮小或消滅微小病灶,提高治療效果。
(4)中醫治療。
抗癌驗方
(1)取生地30克,玄參20克,麥冬10克,象貝10克,丹皮10克,白芍12克,薄荷6克,甘草6克。水煎取藥汁。每日1劑,分2次服。
(2)取太子參30克,玄參、麥冬、生地、女貞子各15克,石斛10克,花粉20克。水煎取藥汁。開始放射治療時服用,每日1劑,分2次服。
(3)取鮮蕎麥30克,鮮土牛膝30克。以上2味洗淨,入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即成。上下午分食,吃蕎麥飲湯汁。
(4)取麥冬15克,黃連2克,洗淨後,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代茶頻頻飲用,當日飲完。
(5)取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15克,半邊蓮15克。入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自我保健
鼻咽癌一般均進行放射治療,少數頸部腫塊不退縮,鼻咽部有殘留病灶,或放射量已達高標準,或不敏感者,則考慮手術。手術後引起局部瘢痕、黏連,對患者生理、心理帶來許多困擾,所以患者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來調節自身,做好自我保健。
(1)思想上要重視,但也不必過分緊張。放射治療、手術均是一種治療手段,手術後創傷較大,但若合理調節,恢複還是很理想的。
(2)手術後還要做定期檢查,至少每月1次。包括局部、全身。
(3)對局部(鼻咽部)發現增生結節、高度腺樣體增殖病變者,要及時做組織學檢查,若有異型(不典型)病變,則要引起重視。據報道,發現有一部分病灶在異型增生(或化生)的基礎上產生了原位癌或微小浸潤癌。
(4)若有可能應做血清學等檢查,若發現EB病毒抗體平均滴度有上升趨勢,則應結合臨床表現做深入檢查,積極處理。
(5)經常在自然環境中活動鍛煉,不要去空氣汙濁的環境,避免外感和呼吸道感染。
(6)手術前後,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抵抗力,術後或放射治療後複查一次,若情況良好每6個月複查一次,並堅持服用益氣補腎、軟堅散結、清熱解毒中藥。
(7)平素適當活動,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節製飲食,不要偏食。
小貼士
鼻咽癌的自我檢查方法有:①是否生活在我國鼻咽癌發生的高發地區、年齡是否在40歲以上。②是否經常接觸到一些油煙、化學毒物,是否會吸煙、飲酒。③家人或親屬是否有患鼻咽癌的。④是否出現過原因不明的頭痛、鼻塞、鼻涕帶血、鼻衄、耳鳴等症狀,而且有的症狀反複出現。⑤經常用手觸摸自己的頸部,正常情況下頸部淋巴結是觸摸不到的,如果能觸及到淋巴結就說明淋巴結腫大。如發現可疑症狀,請盡快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便及早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