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鬧騰,全世界都知道法國人想要幹什麼了。比德兩國開始備戰,其它的鄰居們也沒有閑著。
瑞士征召五萬民兵,進行為期半年的軍事訓練;西班牙擴編五個步兵師,對外宣布用來鎮壓殖民地叛亂。
奧地利政府宣布今年退役官兵延遲半年,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反入侵演練。
盡管沒有明,但大家都知道這是針對法國人去的。歐洲大陸的局勢突然緊張了起來,處於風暴中心的法國政府就尷尬了。
解釋?
那是越抹越黑,即便是知道法國饒目標多半是比德兩國,但大家還是提高了警惕,就怕法國人玩兒暗度陳倉。
受歐洲局勢緊張的影響,奧地利外交部熱鬧了起來。歐洲各國紛紛表明立場,希望奧地利能夠製衡法蘭西的野心。
對千篇一律的外交辭令,弗朗茨向來都不感冒,隨手翻了翻後,皺著眉頭問道:“有沒有實質上的內容?
這種沒有意義的精神支持,隻能拿出去糊弄孩子,對我們來沒有絲毫意義。”
具體支持沒有提,反正都在支持奧地利和法國人對抗,最好是法奧兩國打個兩敗俱傷,大家好過安心日子。
外交照會中自然沒有後麵的內容,不過弗朗茨也是會腦補的。平心而論,這並不算過分。
要是易位而處,在歐洲各國的立場上,弗朗茨也會鼓動法奧兩國自相殘殺。
無意義的支持,也比沒有的好。至少證明奧地利的人緣還不錯,沒有被大家孤立。
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拿出來鼓舞士氣,增加己方的正義性,在輿論上取得優勢。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有!巴登公國邀請我們駐軍,聯合防禦法軍入侵;比利時提議三國進行一次軍事演習,震懾法國饒野心。”
自古以來,邀請外國軍隊入駐,都是一件政治風險非常大的事情。
巴登繞開中央政府邀請奧地利駐軍,弗朗茨還是微微一驚。不過考慮到兩國之間的複雜關係,他又不覺得奇怪了。
盡管神聖羅馬帝國崩潰了數十年,可是招牌卻沒有倒下,尤其是民族主義崛起之後,神聖羅馬帝國更是大德意誌思想的法理基礎。
一般來反對外國軍隊進駐的主力就是民族主義,可是在巴登的民族主義眼中同為德意誌民族的一員,奧地利也是自己人。
內部隱患沒了,外部的德意誌聯邦政府根本就無權幹涉巴登的內政,中央政府要是不滿,那就派兵來守邊疆好了。
帝國議會還在進行中,各邦國為了兵力分配正吵得不可開交,作為中央政府的漢諾威防禦萊茵蘭地區都有壓力,再增援巴登實在是太為難人了。
除了這些因素外,巴登政府敢邀請奧地利駐軍的最核心因素還是因為兩國之間的姻親關係。
奧地利吞了誰,也不可能翻臉不認人吞了巴登,要不然哈布斯堡王朝就沒法在貴族圈子裏混了。
略加思索過後,弗朗茨搖了搖頭:“這兩個提議都不現實。在這個時候駐軍巴登,不僅會刺激法國人,還會惡化我們同德意誌聯邦的關係。
一旦法國人東進,德意誌聯邦就是最好的肉盾,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鼓動他們去和法國人死磕,而不是替他們去扛法國饒壓力。
比利時的演習計劃更不靠譜,參與演習的部隊太多費錢,法國人畢竟還沒打過來,他們又沒有勇氣主動去尋找法國饒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