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日俄斷交(2 / 3)

500神盾的學費阻攔了一部分人,但是還不足以令人望而怯步,滿足條件的人還是很多的。

一二三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等級越低需要付的學費越高,三等都拿不到那就是學渣,南洋大學不收破爛。

這是一個尷尬的問題,留學生中的學霸多,但是學渣同樣不少。這些人大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科舉無望。

送他們出來留學,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做官。別談什麼救國不救國的,那隻是學子們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身後那一大家子。

某種意義上來,成績不成績的對大家並不重要,主要還是為了鍍金。

可是出來學習了幾年,日本學校的文憑沒拿到,南洋大學更是連一個入學資格都拿不到,那回家就真沒辦法交代了。

“距離南洋大學招生已經不遠了,想要短時間內提高成績,我們也隻能集資請私教補習了。”

見無人接話,李伯安主動捅破了窗戶紙。臨時抱佛腳,也比不抱的好。

估計抱有類似想法的人都不隻一個,隻不過平時大家都自詡縱之才慣了,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一名學渣。

當然,“學渣”確實有些過了,但是在日本留學,大部分人都沒有學到多少知識是真的。

畢竟,這年頭日本的教育資源同樣匱乏,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更是稀缺資源。

高校教師主要是派出去的留學生,大部分留學生在歐洲同時是進的野雞大學,學了一點兒皮毛回來,就開始教書育人。

很多時候,那都是先組織老師進行學習,然後再回去教學生。能夠培養出人才來,主要還是大家樂於鑽研。

在東京大學,時常可以看到老師和學生們為了一個問題,一直研究到深夜。

相比之下,野雞大學那就大不相同了。本身就是糊弄人的,很多老師都沒上過大學,拿著教材讀一遍就算是上課。

除了少數能夠考入正規大學的留學生,能夠學習到知識外,大部分留學生都是在混日子。

……

南洋大學引動的風波才剛剛開始,很快就被新的熱門壓了下去。

1904年月6日,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同俄國斷交,遠東局勢陡然緊張了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戰爭要來了,唯獨沙皇政府此刻陷入了“當局者迷”,尼古拉二世還信誓旦旦的向國民保證日本政府不敢動手。

好吧,最近幾十年日本政府麵對列強確實很慫。無論是最初的黑船事件,又或者是菲律賓戰爭,甚至是之前的使館案,隻要列強一介入日本政府就慫了。

可問題是日本政府慫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對手太過強大,確實打不贏。

很明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俄羅斯帝國雖然強大,但是他們在遠東的力量有限。

至少西伯利亞鐵路通車前,俄羅斯帝國在遠東的力量,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既然打得贏,日本政府為什麼要慫?

反正日俄兩國之間都免不了一戰,趁現在這個時候開打,總比等俄國人準備好了開戰勝算高得多。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不列顛和神羅正式決裂了。有英國盟友撐腰,可以抵消來自神羅的外交壓力。

……

維也納宮,收到日俄斷交的消息後,弗朗茨不得不走出舒適圈,繼續履行君主職責。

在蝴蝶效應的推動下,日俄戰爭也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此刻已經不光是日俄兩國間的戰鬥,同樣也是神羅同不列顛之間的博弈。

神羅要坑俄國人不假,但是外界不知道啊!在很多人看來,俄奧同盟兩國在戰略上依舊是一體的。

眼下的日俄戰爭,不僅僅隻是遠東霸權的爭奪,更是不列顛和神羅世界霸權爭奪中的一次博弈。

演員都已經就位,現在就等著開戲的鑼鼓聲了,作為主持人弗朗茨怎麼能夠缺席呢?

理論上來,交給兒子主持,貌似問題也不大。可弗朗茨不放心啊!

平常時期出現失誤也就罷了,現在這種時候任何細節上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接下來的布局失敗。

布局失敗也就罷了,怕就怕沒有把俄國人坑進去,反而提前暴露了計劃,將俄國人推到了英國人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