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島國,我們必須要時刻保證海權優勢,一刻也不容放緩。”
提起“神羅帝國議會”,坎貝爾就暗自羨慕不已。同樣是議會,兩者之間的區別太大了。
神羅帝國議會做出一項決策,最快隻需要幾個小時,最慢也不會超過半個月。
這樣的效率,那是英國議會萬萬也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不是因為議會通不過,坎貝爾都想要效仿神聖羅馬帝國在《議會法》中增加效率條款,強製規定議會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做出決策。
想想就行了,神羅帝國議會才多少議員,不列顛議會又有多少人,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也會強行“降智”。別的不敢確定,隻是在吵架的時候,絕對是人越多場麵越感人。
對比隻有幾十人的神聖羅馬帝國議會,人丁興旺的英國議會,明顯要更難管理一些。
坎貝爾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反對派的議員跳了出來,質疑道:
“首相閣下,我們都知道帝國正在麵臨挑戰,但這不等於納稅人的錢,就可以被隨意揮霍了。
一次性增加7000萬英鎊的軍費預算,還僅僅隻是一年,閣下莫非覺得英鎊就是草紙,我們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既然敵人增加了5000英鎊的軍費預算,那麼等額跟進就是了。難道在同等條件之下,皇家海軍還怕他們不成?”
時代在變化,大家的心裏預期同樣在發生變化,皇家海軍的發展規劃也是不斷的降低標準。
先是從最初的三強戰略,變成了兩強標準,接著又降低到了對老二5:3,再然後是10:7、4:3。
咬牙支撐到了現在,很多人的心裏預期,再次發生了降低。頗有幾分一戰後,英國政府對美國人態度。
剛開始強硬,準備憑借皇家海軍壓製美國人,嚐試了一下發現自家的錢包不夠鼓,被迫做出了退讓。
現在雖然沒有到那一步,可是皇家海軍每年不斷膨脹的軍費,還是讓英國政府有些吃不消。
如果僅僅隻是堅持幾年,那麼憑借不列顛積累下來的底蘊,自然不是問題。
可是神聖羅馬帝國大勢已成,一時半會兒根本就pk不下去。這場突然爆發的海軍軍備競賽,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參考英法百年戰爭,很多英國人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打算,準備憑借海峽優勢慢慢耗下去,等待歐洲局勢發生變化。
如果擱在一百年前,這樣的計劃自然沒有問題。可惜現在時代不一樣了,真要是長期耗下去,反倒是不列顛更加吃虧。
皺了皺眉頭,坎貝爾無奈的解釋道:“閣下隻看到了軍費預算,卻忽略了實際情況。
盡管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艦工業,但是我們建造軍艦的成本,還是要比奧地利人高出10%~15%。
軍艦建造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每一艘軍艦的誕生,背後都牽扯到了上百個行業。
不管我們原不願意承認,在整體工業產業鏈上帝國確實落後與神聖羅馬帝國。
不光是軍艦建造,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後期維護軍艦成本,我們均比敵人略高一些。”
沒有辦法的事情,軍艦這種牽扯相關企業眾多的行業,不得不受工業體係的影響。
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在這方麵明顯更占便宜一些。
同樣功能的零配件,神聖羅馬帝國的生產成本,就是要比其它國家更低一些,並且越是技術含量高的配件,這種成本優勢越明顯。
在自由貿易時代,沒有任何限製,英國造船廠可以同樣從神羅采購零配件,無非是多點兒運費,成本上不存在明顯劣勢。
可是伴隨著自由貿易體係的崩潰,這種好日子就一去不複返了。進口需要支付高昂的關稅,喪失了性價比。
原本被逼到破產邊緣的本土企業,好不容易才翻了身,現在自然要補補血了。
零配件采購價格上去了,造船廠報出來的單價,自然也上去了。
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這筆單隻能由英國政府來買。想要把成本降下去,那就隻能等相關企業完成技術革新。
當然,成本雖然增加了,還是不至於直接增加40%那麼過分。
坎貝爾的解釋,更多還是為了轉移議員們的視線,以便獲得更高的軍費預算,保證對神羅海軍的絕對壓製。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8112/61736414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