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1 / 3)

“沒有成果”,隻是大家普遍的看法。事實上,最近這些年馬西米連諾一世的複辟事業還是很有起色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有什麼樣的老大,就有什麼樣的弟。可以馬西米連諾一世的複辟組織,彙聚了墨西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理想主義者。

實幹能力差,可以慢慢培養,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願意為墨西哥拋頭顱、灑熱血。

在神羅待了這麼多年,曾經的中二少年們,現在一個個都變成了老頭子,想不成熟都難。

大浪淘沙,經曆了幾十年的流亡生涯,野心家、投機者都散得七七八八了,留下來可以真正意義上算馬西米連諾一世的“嫡係”。

要他們回國組織複辟,和軍閥們大戰不現實;但是搞搞宣傳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

早在十幾年前,複辟組織就將手深入到了留學生中,吸收了一大波高學曆後備力量。

在多次組織複辟行動失敗後,馬西米連諾一世被迫接受了弗朗茨的建議,將複辟方向由武裝政變轉移到教育事業中。

打著“少年強,則國強”的旗號,大力自助國內的中學教學,號召複辟組織弟回國從事教育工作。

憑借兩代人的努力,複辟組織也算是“門生故吏遍布下”,到處都有自己人。

尤其是最近這些年,很多被通緝的複辟大佬,甚至都能夠回國公開進行複辟演講。

遺憾的是馬西米連諾一世能力有限,沒有對複辟組織構架進行嚴密設計,對成員的約束力非常有限。

頗有幾分民國初期的既視感,舉著大炮旗號的人遍地都是,能夠指揮動的卻沒幾個。

對魚龍混雜的墨西哥複辟組織,注重務實主義的腓特烈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對這位連手下人都管不住的叔叔,那就更沒得了。

作為一名皇帝,居然被下麵的人玩成了名義上的精神領袖,並且還是那種“揮之則去,用之即來”的領袖。

簡單的來,留在維也納的馬西米連諾一世,就是大家的精神領袖,是墨西哥的指路明燈;一旦要回國,大家又變成了反對帝製的急先鋒。

幸幸苦苦折騰了幾十年,累計耗費資金上千萬神盾,最後收獲的卻是一個“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名頭。

有這麼多錢,拿來幹什麼不好?

在哈布斯堡王朝眾人看來,拿著這些錢組織一支雇傭兵打回去,都比這麼揮霍掉強。

包括提出建議從教育事業下手的弗朗茨,都沒有想到最後會演變成這種局麵。

好要夾私貨的,沒想到夾著夾著就變了味。上千萬的資金,真正用到實處的恐怕還不到十分之一。

估摸著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馬西米連諾一世就是字號冤大頭,那種隨便忽悠一下就能給錢的主。

大家打出的馬西米連諾一世的旗號,不是衝著錢來的,就是衝著人脈關係來的。

別的不,有馬西米連諾一世的麵子,購買軍火都能夠打個折扣。

受此影響,除了墨西哥政府沒得選擇,必須要硬挺著外,軍閥們自然沒有節操了。

打著皇帝的旗號,不光是物質上有收獲,更重要的還是政治上的收益。

可以抵消墨西哥政府在“大義”上的優勢,可以擺明車馬,和政府分庭抗禮。

從這方麵來看,隻要馬西米連諾一世這位精神領袖不回國,那麼大家都是皇帝的“忠臣”。

理論上來,保皇黨複興後馬西米連諾一世隻要手腕夠強,完全可以憑借老大的名頭,慢慢向國內滲透。

內有自己人搖旗啦喊助威,外有神聖羅馬帝國支持。隻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就可以組織一支雇傭兵殺回去。

很遺憾,機會出現了很多次,可惜的馬西米連諾一世一次也沒有把握住。

前前後後折騰了十幾二十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持們,對馬西米連諾一世徹底絕了望。

當然,的馬西米連諾一世也不完全是廢物。別的不敢,社交能力還是杠杠的,看看籌款能力就知道了。

能夠靠化緣籌集上千萬神盾的經費,馬西米連諾一世也是世界第一人了,估摸著後來者也很難超越。

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不被忽悠去墨西哥做皇帝,估摸著馬西米連諾現在也是神聖羅馬帝國政壇上的明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