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2 / 3)

作為不列顛的商業中心,兼職全國第二大商業港,對外貿易量占全國貿易總量1/4。輸出居不列顛之首,輸入僅次於倫敦。

除了商業繁華外,同時也是不列顛的製造業中心,尤其是船舶製造業全世界都能排進前三。

偏偏這座重工業城市,還是皇家海軍的主要駐地之一。這麼多條件彙聚到了一起,就醞釀出了今天的悲劇。

防空是指望不上了,就憑那幾門高射火炮、幾挺防空機槍,想要對付鋪天蓋地的轟炸機群,根本就不現實。

軍艦可以往外麵跑,隻要移動了起來,生存能力就會大增,可是船塢和港口卻跑不掉,隻能留在原地當靶子。

求援的電報,已經飛了出去。現在溫斯頓少將隻能祈求上帝保佑:敵人的準頭不夠,沒有對港口、船廠造成大的傷害。

在內心深處,溫斯頓已經將沿途城市的守軍、官僚,全部給問候了一遍。

數百架敵機過境,居然連預警都沒有發出來,分明就是在瀆職。

事實上,溫斯頓少將想錯了。預警是發出來了,隻不過發往的地方是倫敦,而不是利物浦。

在沒有雷達的年代,防空大家隻能憑借肉眼看,或者是靠耳朵聽。

發現敵機的時候,敵人已經到了頭頂上。不是所有人都是戰略家,能夠從方向上就一眼判斷出敵人的戰略目標。

發現了敵機,並且確認之後發出預警,官僚們也需要反應時間。

加上層層上報的時間,等倫敦政府做出決斷,其中消耗的時間不會比敵人飛機更快。

如果溫斯頓少將願意耐心等待的話,沒準再過一會兒,就會受到敵襲預警的電報。

當然,這次或許是收不到了,因為在利物浦遭到空襲的同一時間,倫敦也淪為了戰場。

盡管因為霧霾的存在,不利於展開空襲;但是轟炸倫敦的政治意義重大,能不能取得戰果反而是其次。

作為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的防空力量,自然不是沒有防備利物浦能夠比的。

防空警報早就嗚嗚作響,伴隨著炸彈的爆炸聲、火炮的轟鳴聲,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混亂之中。

霧霾帶來的影響是雙向的,神羅空軍無法準確定位下方的目標,幹脆就拚人品。

在超高空就往下扔炸彈,炸到什麼算什麼,戰果全看上帝的意誌。

天上的看不到地下,下麵的同樣也看不到天上。英國人的防空火炮、機槍,同樣在亂射。

估摸著取得的戰果,還不一定有炸彈爆炸後,彈片落下來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大。

可是不射不行,大家需要心裏安慰。何況,隻有炮彈打了出去,才能夠證明自己在防空。

為了小命著想,英國政府已經被迫搬入了防空洞辦公。原本坎貝爾首相是拒絕的,怎奈敵人轟炸的太過凶猛,一枚炮彈恰好落到了政府辦公大樓上。

幸好大樓的質量過硬,僅僅隻是頂上受損,並沒有發生整體坍塌。

大概是資本家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沒有進行偷工減料,要不然英國政府就要團滅了。

當然,功勞最大的還是霧霾。因為能見度低,無法準備瞄準下方的目標,參與轟炸的神羅戰機,配備的彈藥全部都是注重殺傷範圍的,對單體目標殺傷力有限。

躲過了一劫,沒有人敢保證能夠躲過下一劫。在殘酷的現實麵前,不搬也得搬。

絕對不是因為怕了,主要為了保證大英帝國指揮係統的順暢,大家不得不犧牲個人的……

灰頭土臉的進入了安全區,坎貝爾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裏去,掃視了空軍大臣一眼,厲聲質問道:“我們的空軍,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還沒有升空攔截?”

麵對首相的質問,空軍大臣阿蒂利奧無奈的解釋道:“倫敦的霧太大了,市內的機場早就封閉了,我們的空軍隻能轉移到附近城市的機場。

作戰命令在空襲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已經下達了。我們的戰機已經開始升空,正在趕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