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印度不一樣,或許在未來這裏是一個負擔,但眼下卻是難得的富庶之地。
要是放任自流,誰知道俄軍能夠在戰爭結束前,占領多少地盤兒?
雖然維也納政府沒有準備殖民印度,可是不等於要放棄印度市場,尤其是不能讓這片市場落入俄國人手中。
要不然沙皇政府就能靠從印度掠奪的財富擺脫財政困境,同時依賴印度市場完善自身的工業化體係,並且發展壯大。
沒有短板的俄羅斯帝國,實在是太可怕了。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弗朗茨還是不準備給後人留下一個巨坑。
徘徊了幾步過後,似乎想到了什麼,弗朗茨看著腓特烈問道:“你準備怎麼應對?”
阻止俄國人出兵搶地盤,顯然是不可能的。俄羅斯帝國隻是神羅的盟友,而不是弟,沒有那麼聽話。
作為盟友向敵人發起進攻,明麵上是無可指責的。縱使有限製手段,為了大陸聯盟的穩定,維也納政府現在也不能亂用。
盟友不聽話,霸主也要犯愁,尤其是有競爭對手存在的準霸主,更要三思而後行。
一個操作不好,違背了遊戲規則、犯了眾怒,維也納政府同樣要吃不了兜著走。
不采取行動,放任俄國人做大,那就更不行了。
不好處理,也必須要處理。弗朗茨將問題拋給腓特烈,就是想要看看自己的繼承人,能力應變能力成長到了哪一步。
“加快戰爭步伐,搶在俄國人占領印度之前結束戰爭,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和英國人談談。
從長遠來看,英國人的威脅遠沒有俄國人大。隻要拿走他們的殖民地,英倫三島最多也就支撐起一個二流國家。”
停頓了一下後,腓特烈又補充道:“為了避免直接和俄國人對上,影響到目前的對英作戰,我們還可以組建歐陸聯軍,打著聯盟的旗幟從波斯往印度推進。
未來拿出印度的利益和歐洲各國一起分享,遇到有爭議、需要扯皮的地方,就鼓動歐洲上。
必要的時候,我們挑起歐洲世界同俄國人的矛盾,拉攏歐洲各國一起限製俄羅斯帝國。”
前麵的操作,隻能算是中規中矩,後麵的計劃才是弗朗茨式外交的精華。
外界很多人隻看到了維也納政府外交手腕厲害,卻忽視了這一路走來,維也納政府拿出了多少利益和盟友們分享。
甭管這裏麵有沒有坑,可利益畢竟是拿出來了。吃下去了消化不良,那是你自身的問題,不能怪維也納政府給的太多。
要不是舍得分享,也不會有現在的神聖羅馬帝國。隻是這個分享的最大特點,就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
為了這個“度”,很多時候看似很傻的事情,也必須要去做。
可這個操作非常複雜,要是坑沒挖對位置,別人沒有落下去,反倒是自己跳了進去,那就真成煞筆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光分享還不夠,想要歐洲各國出大力,必須要下血本。
可以明確告訴他們,帝國不會在印度地區謀求殖民地。戰後我們會重建國際秩序,明確各國的勢力範圍,確保大家的殖民地不受外國勢力威脅。
戰利品分配還是老規矩,按照在戰爭中的貢獻來,對印度有興趣的現在可以各憑手段。”
野心都是刺激起來的,要是神羅要搶印度,除了俄國人之外,其他國家都沒有任何機會。
僅僅隻是承諾分享利益,實在是太虛無縹緲了,根本就調動不了大家的積極性。
拋出整個印度就不一樣了,這麼大的蛋糕,縱使歐洲各國一起去吃,每家都能夠吃飽。
看看英國人每年從印度掠奪的財富就知道了,比除俄奧法之外,歐陸各國政府財政收入的總和都要多。
這麼大的利益,維也納政府還願意提供安全保護,還不能刺激大家的野心,那就真的是鹹魚了。
當然,國鹹魚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彈丸國摩納哥,即便是歐陸戰爭後受到了維也納政府的照顧,還是隻有幾個鎮子。
除了喊喊口號外,想要上去打醬油都不夠格,那就真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