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的風浪,也隻能為大炮巨艦續上這最後一波命。英吉利海峽之戰,注定要成為大炮巨艦的絕唱。
雙方共計四百餘艘戰艦,直接擺開了駕駛進行對轟,仿佛是兩個決鬥的騎士。
不管精神有多疲憊,也不管身上的傷有多重,為了騎士的榮耀,雙方均是死戰不休。
在激烈的混戰中,兩邊艦隊均沒有了陣形。挨炮這是小兒科,戰鬥進行到了現在,幾乎找不到一艘毫發無傷的軍艦。
某些倒黴蛋驅逐艦、巡洋艦,不小心卷入了戰列艦對決中,那場麵是一個淒慘。甚至有黴神附體的軍艦,直接被攔腰截成兩段。
在血與火中,雙方都殺紅了眼。大家的思維都陷入了停滯,腦海中隻有一個目標——幹掉敵人。
某些暴脾氣的,在艦體嚴重受損後,甚至直接駕駛著軍艦撞了過去,場麵異常的悲壯。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沉沒的軍艦都在不斷增加中,真實演義了“一將功成百艦沉”。
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皇家海軍雖然素養最高、戰艦更多,可在無畏艦數量上卻少於聯軍。
大炮巨艦時代,本來就是誰的軍艦更大、火炮更犀利,誰就更占優勢。
為了纏住神羅海軍中多出來的無畏艦,皇家海軍隻能以三五艘普通戰列艦,冒著被擊沉的危險去纏鬥。
憑借嫻熟的戰術配合,雙方也是打得有聲有色。大陸聯軍的無畏艦數量優勢,並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沒有辦法,拉上各國海軍一起上戰場,軍艦數量是上去了,可戰術配合卻難以為繼。
看似是在聯合,實際上大家還是在各自為戰。本國的艦隊配合還行,一旦和盟友們聯合作戰,就變成的非常拙劣了。
單從海麵上的交鋒情況來看,整體上就是旗鼓相當,誰也無法一看看出,哪一方會成為這次海戰的最後贏家。
相比海麵上的焦灼,空戰就要清晰的多。單叢墜落的戰機數量上來看,大家也知道誰占據了上風。
差距始終都是差距,不是靠幾句口號、幾句忽悠,就能夠彌補上來的。
不過相比之前的倫敦空戰,現在的英國空軍明顯成熟了很多。戰鬥剛剛爆發就一擁而上,險些憑借突然爆發的數量優勢,反推神羅空軍。
可惜還是差了最後那麼一丟丟,伴隨著後續的戰機趕來,這種優勢很快就得到了逆轉。
最初取得的先機,很快就被消磨殆盡。戰鬥進行到了最後,隻能靠一腔熱血拚命牽製著。
大海中下起了餃子,有飛機餡兒的、有軍艦餡兒的,其中還有多種細分口味,令海洋胃口大開。
天氣漸漸暗淡了下來,戰場上已經很難清晰鎖定目標,雙方不得不鳴金收兵。
此刻的海麵上已經是一片狼藉,黑夜拯救了交戰雙方。隻不過明天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清楚。
停火之後,雙方各自派出搜救船,打著探照燈救援落水官兵。無分敵我,隻要活著的都撈上來。
此刻大家都沒有戰鬥的心思,就算是遇到了,也會假裝沒看見,然後各自走開。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搜救船上沒有武裝,總不能上去對撞吧?
午夜時分,還在指揮部苦苦等待的腓特烈皇儲,終於拿到了白天的戰鬥報告。
海戰沒有輸,對大陸聯盟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沒錯,大家的要求就是這麼高。
對大陸聯盟而言,海戰贏不贏無所謂,隻要能夠保持不輸,或者說不輸得太慘,那就是戰略上的勝利。
隻是在看過戰報之後,腓特烈就高興不起來了。
兩敗俱傷本來是一個好消息,大陸聯盟的工業實力更強,軍艦補充速度更快,拚消耗絕對沒有問題。
可是有盟友被團滅了,並且還不隻一家。
在白天的戰鬥中,黑山、撒丁、兩西西裏、比利時四國海軍全軍覆沒;希臘海軍隻剩下一條驅逐艦,北歐聯邦海軍也是傷亡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