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2 / 2)

事實歸事實,可政治本來就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要是現在做出解釋,落入外界眼中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有這功夫,還不如支持愛爾蘭獨立運動。起碼可以進一步打擊英國人,縮短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

……

聖彼得堡,伴隨著革命浪潮的爆發,俄羅斯帝國這套四麵漏風的房子,在風雨中越發飄渺了起來。

步入中年的尼古拉二世,無論是心性、還是政治手腕都成熟了很多,可想要收拾目前的爛攤子,還是力有不及。

戰爭、罷工浪潮、革命浪潮、獨立浪潮,全部都撞在了一起。

事實上,俄羅斯帝國的罷工運動早在兩個月前,就曾出現了苗頭。

隻是當時參與罷工的人數,沒有現在這麼多,更沒有波及到全國。

在沙皇政府和資本家們共同的努力之下,很快就平息了風波,可涉及到的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物價依舊在不斷往上竄,加班時間也在不斷拉長,唯一不動的就是工資。

本來就積攢了大量的社會矛盾,英國人支持的革命運動很自然的成為了導火索。

偏偏在俄羅斯帝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盟友們又紛紛跳出來落井下石。

比如:芬蘭獨立運動,除了英國人的有限支持外,出力更大的還是北歐聯邦。

又比如:波蘭獨立運動,背後的支持者就是普魯士王國。

……

這些支持活動,可不僅僅局限於精神支持,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銀。

如果深入調查就會發現,叛軍的主要指揮官在幾個月前,居然還在各國軍隊中服役。

為了搞事情,人家臉都不要了,自然不會怕沙皇政府的抗議。

隻能屬於俄羅斯帝國的時代結束了。即便是沙皇政府一再宣稱,未來要進行報複,也絲毫動搖不了大家搞事情決心。

沒有辦法,歐陸霸主現在是神聖羅馬帝國。在暗地裏偷偷搞事情沒有關係,想要出兵進攻一個主權國家,先問老大答不答應。

事實上,就算是維也納政府不幹涉,俄羅斯帝國也做不了什麼。

參與的國家太多了,真要是以一敵眾,最後究竟是誰揍誰尚且是一個未知數。

報複的問題不著急,當務之急還是度過眼前這一關。

波及全國的罷工運動,還在愈演愈烈,幾乎每一個人口過十萬的城市,都發生了罷工潮。

更令尼古拉二世憂心的是國內層出不窮的叛亂。截止到目前為止,卷入的人口都快要占到俄羅斯帝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

打開地圖,一眼望去半個俄羅斯帝國都插上了叛軍的旗幟。若是應付不好,俄羅斯帝國就要涼涼了。

“砰!”

手中的杯子應聲落地,滾燙的咖啡四濺而起。

“什麼,奧地利人切斷了我們的戰略物資供應?”

由不得尼古拉二世不緊張,戰爭進行到現在,神羅提供的戰略物資已經占據了全部物資一半的比重。

要是突然沒有了這些物資,這個缺口拿什麼去填?要是戰略物資供應不足,讓俄軍拿什麼鎮壓叛亂,又拿什麼去……

外交大臣米哈伊羅維奇解釋道:“並非是完全切斷,隻是暫時減少向我們的戰略物資供應,大約能夠保留之前百分之十的份額。

維也納政府給出的理由是:為了保障我們南下軍團的後勤物資供應,隻能削減向我們本土提供的戰略物資配額。”

聽了這個解釋,尼古拉二世瞬間被噎住了。想要譴責,都沒辦法出口。

雖然是聯合作戰,但是因為地緣的因素,俄軍的後勤一目前獨立於盟軍的。

現在中亞地區發生叛亂,印度的俄軍斷了後路,隻能靠盟軍養著。

突然多出了八十萬軍隊,需要的戰略物資自然不是一筆數字。這麼大的缺口,不是補上就能夠補上的。

站在盟軍的立場上,減少對俄戰略物資輸入,拿來填這個坑,無疑是眼下的最優選擇。

反正最後都用在了俄軍身上,維也納政府承諾提供總戰略物資沒有減少,也不算違約。

問題擺在了明麵上,尼古拉二世都不能反對。要不然前線的八十萬俄軍,就要餓肚子。

可是鎮壓國內叛亂,也是需要消耗大量戰略物資的。

尤其是叛軍占據了中亞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沙皇政府事先囤積在鐵路沿線的戰略物資,也落入到了叛軍手中。

意識到了大事不好,尼古拉二世急忙下令道:“立即派人和維也納政府進行溝通,讓他們增加戰略物資配額。”

希望渺茫也必須要嚐試,要不然後麵鎮壓國內叛亂的仗就難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