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李木就跟著楊洪出來。尋找開設酒家的地方。
長安城的生意地點,其實沒有多大選擇餘地。
因為所有的商業活動,隻能在東西兩市進行。無論是臨街,街道上,裏坊之內,各種空地,都不允許開設店鋪,也不能有流動商販。
所以,開設酒家,一是在東市,二是在西市,隻能二選一。
兩人先去的是東市。
其實,李木的目標也東市。
長安城有東貴西賤的法。
這個貴賤,指的不是物價,而是人的身份地位。
居住在東邊的人,普遍比西邊的人身份高貴。
什麼人身份高貴?自然就是當官的。
長安城的王公貴族和高級官員,主要居住在皇城和東市附近。
皇城是中央各種官署的辦公區域,住在附近上班方便。
東市是市場,購物便捷,生活方便。
長安城東邊的地勢比較高,不低窪內澇,在風水上也比較好。
所以,這兩處附近的永興坊、崇仁坊、勝業坊、平康坊、宜陽坊、親仁坊、安邑坊、永寧坊、宜平坊等,就有很多達官貴人居住。
在皇城和東市之間,正好就是平康坊。
皇城是權力中心,東市是財富中心,平康坊有紅燈區。
權力和金錢,就通過平康坊的紅燈區交織在一起。皇城的官員和文人學子,東市的商人,恰好就是平康坊紅燈區的主要客戶群體。
商業地理格局的背後,其實是權力和金錢的邏輯。
當然,這些話不能明著出來。
李木的是表麵現象。
“做生意,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目標客戶。”
“目標客戶?”
楊洪對於李木動不動就蹦出來的新名詞,還不適應。
“就是買家是誰。”
“咱們酒家的買家,不就是來吃飯喝酒的那些人嗎?”
“這些人多了,所以還要進行細分,定位要明確,精準。”
“這個……。”
楊洪雖然沒有直接做過生意,但是作為管家,整接觸吃喝拉撒睡,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瑣事,對於生意倒也不是一竅不通。
不過今他確實跟不上這個先生的節奏。
李木也懶得再跟他一一解釋,就自顧自下去。
“我們的客戶群體,就是那些精致女人。”
“先生,何為精致女人?”
“就是那些官宦之家和富商之家的姐和夫人們。”
楊洪不禁一愣。
“原來如此,二姐和大姐的果然沒錯。”
“他們什麼了?”
“哦,沒什麼。”
楊洪想的是,怪不得二姐和大姐先生有些好色,如今他盯上了有錢人家的姐和夫人們,果然有些好色啊。
“這些精致女人有錢,有消費能力。他們有地位,可以外出活動。他們有時間,可以消遣,屬於有錢有閑群體。”
“她們整沒什麼正經事兒幹,心裏堵得慌,就要尋求刺激,哦,是有社交需求。”
“她們不差吃的,不缺穿的,玩兒的就是心跳。哦,不,是追求品味,精致的情調。我們就要從她們身上賺錢。”
“先生,來吃飯的人越多越好啊,這樣的那個,哦,精致女人不多啊。”
“楊管家,吃一碗蒸餅多少錢?”
“兩文錢。”
“一百個人吃一百碗蒸餅多少錢?”
“兩百文啊。”
“店家能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