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吃了洗髓果的關係,祖母在我三歲時沒有按照前世那樣因食道癌去世,不過,爺爺奶奶依然是跟爸爸媽媽分家了,這次是爸爸媽媽不要大房的,祖母也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在房住。兩邊是一起拆瓦房建樓房的,外公帶著舅舅和堂舅他們來幫忙,而奶奶的兄弟姐妹舅公、姨婆也帶著兒子女兒來。
我們家是在全村建樓房風潮中段才起的,不快也不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爸爸媽媽也承包了山頭種荔枝芒果養豬,沒有像村裏的村民那樣開家庭旅館、手工品。山頭中間還有整個村裏在五六年代國家為了防幹旱建起的水庫,爸爸媽媽也順便包了下來,準備養魚。水庫魚可好吃了,水庫的水雖然大多是靠雨,但長年山間的泉水都是往水庫流,比一般魚塘養的魚要幹淨、有口感。
而種植的果樹都是用我憑空拿出來的水果種子培育出來的,畢竟我拿出來的味道要比外麵的味道好、個頭大、皮薄肉厚,就算是人家嫁接的品種都比不上我的十分之一。再者就是也好培育,長勢也快。包下山頭開好地,果苗就好了。至於哪裏來那麼種子,完全是媽媽和姑把我拿出來一屋子那麼多的水果在路旁擺起了水果撈,她們也是被我挑剔的嘴巴想出來的法子,每種水果切好用鹽醃製分別裝在盆裏,然後論斤稱,還可以加入椒鹽辣椒粉、酸梅粉。不到半個月就清空得到種子。
叔則是學會了做豆腐的要訣竅,還在我無意中打翻了胡蘿卜汁進豆腐鍋中,得到了靈感做出了五色豆腐,很是受村民和旅客的歡迎,並在爸爸的建議下申請了專利,就算別人也跟著做出了同樣顏色的豆腐,但因為少了我總是下意識給家裏需要用到水的地方加了清泉的關係,倒是別人做的口感比不上的,而且原材料黃豆也是清泉灌慨出來的。客人一比較,當然還是選擇叔的豆腐和豆漿。生意也越來越好,成為來神廟必吃的其中之一特色食物和手信。每個旅客信男信女都要吃又帶的。
叔倒沒想過開分店,隻是想把五色豆腐、豆漿做好做精,讓誰都替代不了。
大姨也在去年就嫁人了,現在也有了五個月的身孕,因為連齊姨丈看村裏交通不方便,從廣城引進了公交車,成立了公交專線,倒是掙得盤滿缽滿的。大姨現在整都是幸福滿溢,因為和娘家就是上下村,每都過來把我帶去她家分擔爸爸媽媽的壓力,畢竟她也是知道我的神奇的,可就因為這個必須時時都有人帶著我,生怕我不懂事在外就露出馬腳讓人看到。現在她大著肚子不能幫忙幹活,但可以幫忙帶笑笑,再笑笑也很好帶。
“阿樺,我把笑笑帶走,你專心顧店吧。”大姨拉起在店角落玩彈珠的我,對在忙碌賣豆腐、豆腐花、豆漿的姑姑。
“好,晚上我收檔了就去接她。”姑姑也不客氣,畢竟她忙起來也顧不到我。叔的豆腐店就在兩家的大院子裏搭了一個木棚,早上送完貨給村裏的村民,叔就和爺爺奶奶去果場幫忙,姑姑帶著我留在家顧店。本來爸媽也想帶我到山上的,可是我實在太惹蚊子了,就算全身抹了花露水還是被叮得滿頭包。隻好把我留給姑姑在家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