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 飲鴆止渴(1 / 2)

劉備小名三墩。乃是在本家排行第三。取字時,恩師用的卻是整個陸城亭劉氏宗族的排行。顯然別有深意。

取字的規則,自不用說。自周代以來,取字通常為“伯某甫”。其中伯乃是排行。具體是:伯、仲、叔、季,視排行而定。某甫乃是對男子的尊稱。某是表字的設代。

儀禮士冠禮:“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鄭玄注:“甫是丈夫之美稱。孔子為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有孔甫,是其類。甫字或作父。”

到了漢代,男子不再稱某甫。故而取字時,多先取排行,再取一個與名相關的字義。

排行也不限於伯、仲、叔、季。嫡長為伯。庶長稱孟。還有元,亦是長子之意。

正因時下取字規則繁多,劉備才執意要加入恩師名簽。

玄德二字,果然是恩師所贈。

萬一四位大儒,一時心血來潮,取了別的字,豈非不美。

劉備及冠。稱呼也要改。少君侯改稱:君侯。少主亦改為主公。

主公乃是臣下對君主的稱呼。三國誌蜀誌法正傳:“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

然而縱觀三國,似乎隻有劉備稱主公。比如曹操等人皆被稱明公。

究其原因。乃因劉備是漢室宗親。

“列侯稱家也。”

劉備麾下皆是家臣。“家中稱主”。故而三國中,隻有劉備稱主公。單此稱呼,便可坐實劉備真乃漢室宗親。做不了假。

恩師百忙中趕來,不肯多留。待禮成,便打馬而歸。劉備命鼉龍騎一路護送,務必安全送達。少時,恩師穿木屐雪地行二十裏。如今來回數千裏,隻為給劉備加冠。此心可昭日月。

春分後,北地仍積雪深厚,河川皆白。

邑中溫暖如春,民眾行動如常。一年中最閑的這段時間,正好用來因婚嫁娶。

君侯亦不例外。又擇吉日,行娶妻大禮。

時下婚禮,分:“成妻之禮”和“成婦之禮”。

成妻之禮不用說。

納采。男方向女方求婚,以雁為贄見禮物。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問名。納采後,問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與否、吉凶如何。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

納吉。問名之後,男方“歸卜於廟,得吉兆,複使使者往告”儀禮士昏禮。男方問名後,占卜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帶雁到女家報喜,儀如納釆。

納征。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納聘以訂婚。儀禮士昏禮:“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納征以後,婚姻進入正式準備階段。

請期。男方擇定成婚吉日,正式約定女方,以雁為贄見禮物。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鄭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

親迎。新夫親往迎娶新婦。

迎親前,還有撒帳禮。此為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婦。由新夫家人行撒帳禮,將五色果撒到床帳裏。

此俗起源於漢朝。事物原始:“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坐,歡飲之後,預戒宮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雲得果多,得子多也。”將五色果撒向帳中,帳中的武帝與夫人以衣裾接往懷中,其意便在於感應五色果的生殖力量,得以早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