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兒,桌上這幾本書籍你讀了多少,可有什麼領會,”孔融隨意的問道。
回父親:“孩兒無才,其他的書我沒怎麼看完,不過《詩經》和《論語》孩兒特別喜歡,所以多用心於這兩本書籍,已粗略的看完,不過也多有晦澀不懂的地方還望父親教我。”
孔融聽到這裏,心裏是非常的高興,果然不愧我孔家之後,嗯,很好,孔融滿臉笑容的對孔癡點點頭。然後道:“癡兒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到我這裏來,不過得到了休沐(古代從漢朝開始五日一休,這個休息日稱作“休沐”。)的時候,為父給你指點迷津。”
孔癡立馬高興的道:“謝謝父親,孩兒以後會整理一些不懂的地方,到了休沐的時間就勞煩父親為我解惑了。”
父子倆在臥房交談了很久,期間春梅和慧香送來了茶水和糕點,一直到了傍晚用膳的時間,孔融和孔癡父子兩才意猶未盡的出了書房一起到膳廳用起了晚膳。
整個膳廳除了下人便隻有孔融和孔癡兩個人,孔融的確是一個非常專一的人,自從孔癡母親去世之後,沒有再娶,不然單憑孔融的才氣與地位,北海乃至青州不得有多少大戶人家上門聯姻。整個膳桌上,也不會隻有孔癡和孔融兩人,這讓孔癡很不自在,心裏又暗下一個決定,以後得讓這桌麵上熱鬧起來,怎麼的一桌子人也得坐滿吧,想到這兒,孔癡露出了一副壞壞的表情。。。
用完膳之後,孔癡準備請安回房,不過孔融沒有讓孔癡離去,而是讓孔癡跟他一道回孔融的臥房。孔癡隨孔融來到了臥房,閑聊了幾句,過了一段時間,孔融表情嚴肅了起來,正經的對孔癡道:“吾兒,你可有什麼誌向?”
當孔融表情嚴肅起來,孔癡就隱約的感覺有孔融重要的事情要給他,不過沒想到問的是誌向。
孔癡想了想,肯定不能把自己準備爭霸下的誌向告訴父親,雖然現在董卓控製著朝廷,不過朝廷還存在,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誌向,自己父親肯定不會接受,要知道孔融就是因為偏向朝廷所以被董卓給搞到這北海來的。
那我應該點什麼勒,我念頭一轉,有了。父親,孩兒的誌向有兩個,望父親不要責怪孩兒才疏意廣。
孔融笑著,癡兒你盡管到來聽聽,父親不會責怪你的。
孔癡馬上從塌上下來,立在孔融麵前道:“如果孩兒將來學有所成,孩兒的誌向就是著寫詩詞一冊,流傳百世。”
孔融聽完便嚴肅的道,:“這個誌向,可不了,想著寫流傳百世的詩詞非大機緣,大文才和非常高的賦的人不能辦到,癡兒你可想清楚了。”
孔癡微笑著回答:“父親我知道的,不過自從我恢複正常以來,對詩詞歌賦尤其喜愛,感覺對詩詞歌賦有種與生俱來的靈感,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這種靈感日益劇增。”不瞞父親,孩兒最近做了一首詩詞,準備在將要舉行的文會上好好的展露一番,在父親和諸位叔伯麵前露個臉。現在我可以先給父親看看,也好讓父親指點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