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仙國,東州,官道之上,一支大軍自南方來了,隻見這大軍前方有一麵明黃龍旗,上書一個“姬”字。
東州,又稱:季東,姬銘義乃是大周最年幼的世子,故而他的封地,號:季。
自蜀國棧橋一路而來,到如今,姬銘義終是到家了。北歸大周,如今他與一年前可是大不相同了。一年前,他在豐都為周帝祝壽時候還隻是個一脈境修士,如今他歸來已登“三花”。一年前,他得玉璽,狼狽逃竄,手下無兵無將,如今他歸來,兵多將廣。
三日前,乾龍先行去了東州州府,算算時間他也該歸來了。話,這東州官道北方,亦是有一支大軍向南來了,隻見這支大軍亦前方亦是掛著一麵旗幟,上書“周”字。
昨日,乾龍入了東州州府,尋到了熙康等人,如今,他與熙康亦是帶著東州兵士來了。兩軍相會,軍伍中,響起了一陣震之聲,東州軍士皆是行了禮。
“眾將士無須多禮,免禮平身!”
見熙康,姬銘義不由點了點頭。他抬頭遠望,一望之下,隻見對麵軍士望不到頭,他粗略估算,怕是有萬數之多。
東州原本就有幾千兵士,熙康以“周之名”募兵,這一月來,他又募了五千精兵,如今,他身後有近萬兵士,除此之外,那東州府城還有數千精兵。二軍合並,一望無際,如今大周兵多將足。
“熙康,你回歸大周已有一月了,如今,大周與半年前有無變化?”端坐仙馬之上,姬銘義開口間,問了此話,他已是等不及了解大周如今的情況了。
東有廢太子姬宜、北有犬戎占豐都、南有大周諸侯爭鋒,大周國事紛雜太多,熙康一時間根本不清楚。
“皇上,這是這一月我命人搜集的情報,一半是大周國事,一半是我東州之事,請吾皇過目……”熙康手捧長卷,遞向了姬銘義。
為兵者,當勇武;為將者,當智勇。熙康跟隨姬銘義多年,這些道理豈會不懂,故而,他早已準備妥當了。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熙康交給姬銘義的長卷可不一般,這長卷上還寫著他與朱洪武對大周之事的分析,他二人在這長卷上可是留下來不少批注。
接過長卷,姬銘義順手將其展開了,隻見這長卷當頭便是記了一件大事。
“犬戎受困豐都,申、許二國傾盡國力大戰犬戎三月,廢太子姬宜欲立新朝……”
這便是大周如今的焦點,豐都之戰。
“犬戎敗退已成定局,犬戎不屬妖國、亦不屬人國,半人半妖之血脈,生育極難。依我之拙見,犬戎這個冬都撐不過……”
“臣亦認為如此……”
犬戎之事,熙康與朱洪武皆是不看好,這一月,他們聽到的皆是犬戎潰敗的消息。
掃過這事情,姬銘義又是細細看了下去,看到一半,他又是發現了一件大事。
“東州四方有百位大周諸侯,眾諸侯如今已是結盟成了一體,我東州北方那‘靈鷲國’似有不臣之心……”
大周之事還太長遠,如今東州之事才是眼前之事,熙康提起的這事,正是東州如今最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