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如城牆一般的盾牆上方,一杆杆長槍上下翻飛,有如呼嘯而出的毒龍,不停紮向藏軍的頭部、頸部與胸部,鋒利堅銳的三棱精鋼槍頭,有如死神的爪子,不停攫取一名又一名藏軍的性命。
而藏軍戰到此時,為了保命,也為了戰功,每個人都愈發瘋狂地向前衝擊,每麵大盾的尖刺上,都有如燒烤青蛙一般,掛滿了不停湧來的藏軍屍體。他們無懼死亡,迎著槍尖與尖刺狂衝上前,對後麵的唐軍槍兵與盾兵瘋狂砍殺。
由於藏軍兵力實在太多,在這麵密集而強力的衝擊麵前,唐軍的盾牆亦終於開始鬆動,出現了越來越大的縫隙,唐軍的盾兵與槍兵,亦不斷地倒下,隻不過剛有人戰死或倒下,便立刻有新的軍兵補充其位,保證了整個戰陣的完整。
在這樣純粹的冷兵器搏殺中,極其考驗軍隊的膽量、勇氣、組織度、紀律性等等關鍵因素,而在這幾樣上,唐軍遠比藏軍要強得多。
更何況,唐軍有大盾為堅實防護,藏軍要越過大盾去攻擊後麵的盾兵與槍兵,那是相當困難。因為這個重要因素,加劇了藏軍的戰損與死亡。
一番血腥廝殺下來,唐軍與藏軍的戰損交換比,基本維持在一比四左右。對於唐軍來,他們在抵抗住了最初的衝擊之後,已然開始從膠著之態裏,漸占上風。
不過,藏軍很快就憑著兵力優勢,整個戰陣幅度繼續向兩邊延展開來,他們試圖從兩邊包夾唐軍的槍盾戰陣,實現三麵共同攻擊的效果。
藏軍的這番意圖,迅速被唐軍第九鎮副鎮長劉文秀識破。
他手中令旗翻飛,迅速下達軍令,讓一直呆在兩翼的橫行總隊員,讓這些唐軍中最精銳的重甲步兵,出陣攻擊,護住兩翼。
軍令下達後,那些從頭到腳覆蓋著厚重鎧甲,人人武裝到牙齒的橫行隊員,有如猛虎出山,蛟龍下海一般,大聲吼叫著,揮著諸如虎刀、虎槍、長柄挑刀、厚北軍鐮等重型武器,躍入藏軍兩翼,大砍大殺。
這些唐軍中最精銳的重甲步兵,他們有如一輛輛微型坦克一般,在猝不及防的藏軍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毫不留情地大肆砍殺,刀光槍影所過之處,血肉飛濺,慘叫連連。
藏軍的包夾勢頭,瞬間被扼製,相反地,在唐軍橫行隊員的淩厲攻擊,前頭的藏軍不斷慘叫著倒下,整個陣勢陣型,亦開始不斷後退。
見到自已的軍兵,兵力猶是唐軍兩倍,卻在這樣膠著作戰中,竟然亦占不到絲毫上風,反而開始漸顯頹勢陣腳紛亂。後麵觀戰的達延鄂齊爾,怒火攻心又焦慮不安。
達延鄂齊爾來不及更多思考,立即厲聲大吼道“全體後備兵員出動,分別衝擊唐軍兩翼,把這些該死的唐軍重甲步兵,全部給我衝垮!”
“得令!”
達延鄂齊爾這聲令下,數千作為後備力量的藏軍軍兵,立即從本陣呼嘯出動。他們迅速分成兩部,向著兩邊的側翼迂進,準備憑著擊其不意的衝擊力,把正全力鏖戰的唐軍的橫行總全部衝垮擊殺。
藏軍後備兵員一動,那邊的唐軍副鎮長劉文秀看得真切,立刻手中令旗一招,同樣在兩邊待命的唐軍騎兵,立即呼嘯著對衝上去。
相比裝備清一色的藏軍步兵,衝在最前頭的是唐軍的重甲騎兵玄虎重騎,這些人馬俱著重甲的精銳唐軍騎兵,雖然因為距離太短沒能成功集團衝鋒,但在這樣的短兵相接戰鬥中,其作戰能力與防禦能力皆是比藏軍強出太多,堪稱為碾壓式的優勢。
而就在這時,唐軍本陣中,隊形迅速變化,原本在槍盾戰陣後麵,作為預備隊等待的一千餘名槍兵,快速分成兩隊,他們快步奔行出陣,準備兜到藏軍軍兵後麵,去將他們徹底包圍消滅。
藏軍的數千名後備兵員,迅速地陷入了將被前後包夾的極其危險境地。隻不過,唐軍騎兵楔入極深,又廝殺凶猛,藏軍根本就無法整隊脫離。
隨著時間的推移,藏軍漸漸不支,陣腳連連後撤,達延鄂齊爾遠遠觀之,心下亦是萬分揪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