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楊河渡過黃河,鄧巡檢果如他所,出動他巡檢司所有船隻,還有?1??弟弟遞運所的一些船,一起幫忙運送。Ww W COM
眾多船隻的幫忙下,就算楊河隊伍物資人馬眾多,還是一口氣運送過河。
這當中鄧巡檢大船居功甚偉,他是三百料大船,除可載幾十人,還可載運貨物三百石。
《漕船誌》:“且如造千料海船一隻,須用百人駕駛,止運米一千石。”
此時船隻標準就是如此,以載重量來計算,載重四百石以下的船稱為淺船,便於裏河駕運。
四百石及上者稱海船,可在大江及海運。
明時料當石解,一石一百八十八斤等於一料,三百料就是載重三百石。
當然,還可以加一些人。
不過楊河隊伍畢竟幾百人,還有大量的糧米,各類物資等等,這上船,下船,載運,卸貨,各類事情繁雜,來來去去,也一直折騰到下午,才算所有人員物資過河完畢。
不過過了河就好,船隻行駛在黃河的經曆也讓楊河終身難忘。
濤濤的河水,刺骨的寒風,壯美的景象,似乎讓人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慨。
那就是行駛在母親河懷抱中的感覺。
河水北岸有一個碼頭,那就是巡檢司船隻的停泊之地。
然後大堤下不遠就是新安巡檢司署衙,有正廳、吏房、儀門、牌坊、公廨、教場等設備。
新安巡檢司曾是水馬驛,嘉靖四十五年改為巡司,水馬驛作廢。
眼下巡檢司有巡檢一員,攢典一員,皂隸二人,弓兵三十人。
然楊河感覺鄧巡檢的兵額沒有那麼多,最多二十三人,餘下可能是空餉。
他站在大堤上眺望,這邊與南岸差不多,一樣是大堤、格堤,遙堤的架構,遙堤與大堤上,也密密都是柳林。
不過這邊可能河水潰堤不多,所以沿河湖蕩,灘塗,沙壤略少,但鹽堿地卻更多了,卻是大堤太高,灌溉不易的結果,望眼望去,蒿草密密有若草原,還有依稀可見的層層鹽檁。
寒風呼嘯,雜草起伏,風吹草低不見牛羊。
還有一些河流南流而來,不能注入黃河,就在河堤附近形成一些湖泊,湖邊滿是蘆葦蕩子,還有一些溝流。
這些荒田、荒灘、湖蕩窪地多,就很容易為蝗蟲提供大麵積的孽生地。
北麵六七裏外是連綿的山巒山峰,邊上似乎有一些大不等的村寨。
楊河眺望四周,眼下雖渡過黃河,然這片地方仍然屬於睢寧治下。
明洪武十四年,明政府將邳州西南招義鄉及其所轄十四個社劃入睢寧,此時黃河北岸約有睢寧縣新安社、董莊社、青羊社、白山社、黃山社等社。
眼前所望,應該是招義鄉新安社所在,從東麵青羊社過去,則臨近邳州界的偃武鄉。
然後最北端的黃山社則臨近徐州界與邳州界。
當然,此時睢寧縣也屬邳州管轄,連同宿遷,邳州治下有二屬縣。
而且不同後世的行政單位,眼下鄉、社、集、鎮都隻是地理概念,此時稱鄉稱社,隻泛指一片地方,便如後世稱呼長江黃河,太行山、黃山一樣。
裏甲製,還是這時的基層單位,都圖製,則是賦稅單位。
這邊也有一條準官道,沿黃河水北岸,從邳州通向徐州,然後新安巡檢司就卡在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