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啊!”荀易從城隍廟走出來。
揉了揉心口,望著色已經接近黃昏。
昨晚上第一次進城隍府,經曆這麼多波折,才剛剛過了一。對荀易而言,這一發生的事情比過去一年都精彩。
碰到從聽聞的神靈們,經曆邪神大戰害的自己差點沒命,最後還跟一位大神去降妖。那位大神神通無邊,怎麼看怎麼比凡間的君王還有氣魄。
神道千古恒存,再看看人間王朝百年更易,荀易似乎動了點心思,琢磨自己的成神路。
關於修行,荀易因為家族便利,知道不少修煉法子。自家妹妹修煉的《十二花律》和自己的茂林劍同出一源,皆是可以入道的不二法門。
“如果自己修煉的話,應該走靈性成神的道路?”
“那是肯定了!”白福突然開口:“那位殿下臨走之前贈你一杯酒,怎麼看怎麼是讓你走靈性自修的道路。不然神性之貴,哪裏是那麼容易成就的?”
白福化作毛筆跟著荀易,提及荀易回到城隍府邸時手上握著的一個酒樽。
“這杯碧桃仙酒可是宮出品,足以讓公子你完成最初的築基。”白福著,讚歎那位靈君的奢侈:“不愧是帝血脈,果然家底豐厚。”白福對荀易手中那杯酒也有點欲求,但龍歌殿下在酒樽設下禁咒,唯有荀易自己才能入口。其他人偷喝就會被酒樽上麵的咒法擊殺。
就連這酒樽都可看做神器!
摸著袖袍中的酒樽,因為禁咒的關係,雖然盛滿酒水但在袖袍中毫無潑灑痕跡。
“那位到底是什麼人?”荀易好奇:“看起來對我沒什麼惡意?”
“那是一位高位福神,身具兩位帝血脈。”白福不欲談及高位神。高位神靈感三界,他現在這麼一提及,恐怕那位殿下都已經注意到了。
於是,白福岔開話題:“神道最貴在於修煉九重的神主,但是神主難以捉摸,沒有固定修煉法子。大致一百位神靈才有一位神主,足見神主稀少。所以,公子能夠做的便是鍛煉自身靈性,走人族煉氣士的道路。修煉靈道,吞吐采納,最後觸摸神道。”
“我聽人,這種靈道法門是參考異神來的?”
“不錯,最初我們世界並沒有修行之,一切神性都來自於自悟或者血脈賦覺醒,再或者是神靈賜予。直到異神降臨,那些施展各種法術、各種劍氣的低階戰士巫師出現,才讓黃帝陛下重視底層培養。五重是一個坎,邁過去了便是真神,真正千古長存的神明。對方異神等級大致也是如此。他們有專門的一套成神經驗,將五重之後稱呼為真神,之前的境界按照各個職業的不同也有各種等級分劃。什麼騎士啊,劍士啊,當初老爺隨口一提,人也沒記住。反正不如我們庭神係厲害。”
頓了頓,白福講解煉氣士的境界:“黃帝陛下研究異神之術,創造人族修行的煉氣術。煉氣修行有五大境界,因為修煉自身,當功行圓滿後直接就是神,五重太常的境界,這就是所謂得道。妖成道是妖神,魔成道是魔神,還有鱗甲得道之後的龍神,方士武士鍛煉成的人神等等,各種神靈體係不同,範圍領域也各不相同。因為黃帝煉氣術,讓我們彌補凡到神之間的短板”
聽白福講解,荀易心中逐漸勾勒出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條就是古神們所謂的淬煉神性。但神性之珍貴豈是凡人能夠一步促就?便是神血脈,沒有奇遇也沒辦法升華自身血脈中的神性。但這種自行點亮神性的人,絕對是神主,是正統九重的修行。當年人族出身的炎黃二帝,都是從這條路開始。
炎帝作為福神,黃帝作為武神,開創人族縱橫兩個帝紀的時代。堯舜禹,夏商周,後來秦皇漢武,隋唐演義,又有宋乾明瑞,楚靈玄趙……人族代代傳承,到了現在共計有兩萬多年的曆史。
但是這條路不好走,現在已經不是神人混居的時代,人族雖然留有先賢的神血,但已經不足以讓他們覺醒神性。
荀家禦木賦就是神血傳承,但荀易到現在都沒有覺醒神性的痕跡。當然,他不知道的是本來他應該在八歲那年傳承軒轅的神血力量。但因為心髒缺失,讓他一步登的捷徑崩塌。
“公子家傳茂林劍唯有配合血脈賦才能發揮極致,公子知道為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