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先天神(1 / 2)

乘風入青冥,笑傲彩雲間。

站在文昌帝宮門口,荀易一臉震撼看著下方那一重重宮世界。

“山中觀山,山外觀山,氣象迥然。”文昌帝君持金印道:“剛剛你在外麵觀看九重雲霄是何感覺?”

“九重宇,井然有序。”荀易回憶自己入青冥之時的感覺:“層層疊疊,彷如塔樓。”

“不錯,這九重是陛下的九重雲霄所化,本相也可視作一座寶塔,執掌地根源。”

每一代帝登基之後都會用自己的九世界改造界,同時將界本源化作無上等的先神器。本代龍相帝把這件青冥無上之寶化作九重雲霄樓,是帝三寶之一。

“但是從內觀望,九世界截然不同。”

荀易深以為然,目光看去,下方有一重重世界,其中霄漢河就在自己腳下流淌。

文昌帝宮高懸,遠在傳中的河之上。

看荀易望河星海出神,文昌帝君道:“所謂星辰,不過在第五重清曜太常。真正位列神,就會具有自己的星辰,在太常得到一席之地。”

文昌帝君伸手一指,第五重太常在荀易眼前放大,星海無垠,每一顆星辰便是一尊神的象征。

“以星而代神,不管是我們庭,還是那些異神,皆是如此。星辰,意味著神座,意味著地權柄。”

愣愣看著星海,反而忽視其他幾重雲霄的玄妙。

文昌帝君又道:“如今我們所在是第七重。此先而存,妙氣萬千。非先之靈而不可存。若非本君以神力庇護,你在進入此的瞬間就會被神光滅殺。”

荀易環視四周,這方宇茫茫渺渺,景雲燭日,硃霞九光。遠處金台玉樓相映,神木瑤草遍布。一座座神宮便是一尊尊先神人的宮殿。

“但是和下方星海那無可計數之神星辰不同,這先之域中的神宮似乎有數可查?還是,自己僅僅看到一部分?”荀易默默計數,文昌搖頭:“此上通璿璣,元氣流布五常玉衡,理九而調陰陽。唯先神靈才能建立自己的宮殿。而放眼宇宙,先不滅的神靈又有多少?”

“庭開辟九重,無上級的神人不過數十位。明悟八重足以登臨帝君之位的神人才不過數百人。而七重的先神,總過加起來才萬餘人。”

“行了,你日後若功德無量,位列先,也能在這裏居住。”文昌指著遠處幾座神宮:“看到沒有,那裏的幾位就是你的前輩。以功德道而成就先果位,古往今來都沒幾人。子,真不想換一換道路?現在走文神之路還來得及。”

“不換。”荀易態度堅決:“道路唯有自己走出來,從沒有他人賜予。學生既然能夠萌發功德心,自然是最契合這條路的。帝君,您的真身呢?”荀易看向身邊人,文昌帝君仍然是化身相見,真身根本沒露麵。

“你自己看文昌神宮。”完,身邊化身投入帝宮,而帝宮大門緩緩開啟。

無量光輝放三十六色道光,僅一瞬間荀易魂魄重創,雙眼刺痛,再也睜不開眼。

這僅僅是先神的光輝,而且是文昌刻意收斂的結果。

“行了,孤把神光完全收起,你催動自己的功德樹,現在再看。”耳畔傳來文昌帝君的笑聲。荀易默默祭起體內的功德樹,再度睜開眼。

宮殿門口站著一尊神人,跟剛剛在靈台所見截然不同。雖然就在自己眼前,但隻能朦朦朧朧看到人形,麵容完全看不清楚。

眼睛明明看到這位神人的長相,但腦海中沒辦法回憶記錄。這便是先神的道體,先常在,後之人即便是親眼見到這位神靈的樣貌,也沒辦法繪畫乃至記錄下來。

所以,凡間神廟中的神像大多都是一個模子,很難捕捉這些大神的麵容神韻。

“子,這就是先,自身便是道體。所謂悟道,悟的就是我們道體道韻。”聲音從荀易心底響起。

上一刻看去還是人體,但下一刻便演化巨大的世界群。再一瞧,又有無邊學子奮筆讀書,貢院之中專心答卷。

眼前這位文昌帝君與其是人,不如是下文氣的彙聚。而且,那股氣不朽恒存,散發著一股讓人生不起反抗的心境。

“這就是先不滅?”荀易口中喃喃。一位永生不死的神,一位操控七重域的帝君。

等等,他的七重在哪裏?

“你不是已經看到了?”文昌踏出一步,荀易眼前一顆顆星辰衝擊,自身出現在混沌中。在這片黑暗無際的混沌世界有無數顆星辰圍繞中央的文昌星運轉。每一個星辰都有海量凡人在居住。

那顆文昌星傳來隆隆聲響:“這就是孤的世界。”星辰炸開,千萬丈身軀的神人支撐這方世界。

三十六種道光融合,一片白芒從混沌閃耀,衝著荀易撲來。

“心!”突然身邊伸過來一隻手,將他強行從文昌世界拉走。

再一晃,站在文昌星上。荀易滿頭大汗,麵帶驚懼之色,再也不敢去看文昌宮前的那位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