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長輩太多,當初李興鴻連來都不願意過來。荀塵跟隨英宗皇帝征戰,就算麵見當今聖上都有幾分臉麵,更何況他這個輩?真把荀塵惹怒,拿鳩杖抽他一頓,瑞郡王府都沒人敢報仇。
別他這位世子,就連他那位祖母,荀易大姑奶奶,瑞郡王府的老太妃回到老宅都要低著頭,恭恭敬敬喊一聲叔叔。
荀易拜訪“金”字輩的幾位伯祖、叔祖。最後一站,荀易來到自己二叔這裏。
荀源、荀滄、荀瀧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荀易比起這位嚴厲的二叔,更喜歡明顯不具備威脅且親和的三叔荀瀧。
入門拜見,正巧荀滄和自己繼室在一起喝茶。自荀易當年出事後,荀滄受到牽連官途受阻,再難取得族裏麵的支持。荀源、荀鈺支持的對象轉為荀瀧,荀滄僅僅得到一個吏之位。在前年荀鈺死後,索性棄官回家種田。
畢竟是水字輩唯一一個在老家的嫡係子孫,慢慢被族老們交代一些活計,祭田之類的東西也是他管理記賬後送到荀易那裏。
自從荀滄原配死後,荀滄又娶了一房繼室。荀易看到這位二嬸肚子隆起,笑道:“侄兒回來倉促,沒準備什麼東西。這塊金鎖算侄兒送給弟弟或者妹妹的。”讓柳子明將自己的禮5♀,物送上。
陳氏麵帶笑容收下禮物,命人給荀易上茶。
荀滄板著臉,一副嚴厲樣,打量荀易,見荀易坐姿端正儒雅,慢慢端起三才蓋碗品茶,暗中點頭。畢竟是世家出身,未來的家主就需要有這種風度。
“昨個兒聽昆兒他們,你要回來祭祖?”
“正是。”
“如今既不是孟月正祭,又不是祫祭、禘祭毀廟移靈,你要祭祀什麼?”
“侄兒和荀晟堂哥奪魁,想要祭祖告慰先人。”荀易眨眨眼,一副真誠的樣子:“侄兒從外地搞到一株三清蓮。這是祖父生前最愛,準備一並祭祀。”
“那這次祭祖,你準備讓誰擔任祭長?我還是你三叔?”荀滄道:“你三叔丁憂在家,可把他一並找來。”
“侄兒年紀不了,這件事還是自己親自來吧。”荀易笑容燦爛,旁邊陳氏一驚,差點拿不住茶盞。
這這是要宣告自己的地位?
陳氏同樣是大家出身,明白荀易的打算。
想要做家主,不是喊兩嗓子,旁人稱呼你一聲家主就行的。首先,你需要親自主持族中一些重要事務。類似調停紛爭,紅白喜事,祭祖傳學,參與族中議事。慢慢得族人認可,才具備威信。族譜,祭器,傳承之物,祭祀之田,祖宅地契等東西都要拿到手。
荀易這次有備而來,就是要把所有東西都記在自己名下。
荀滄忍不住多看自己這位大侄子幾眼,幾日不見,這位大侄子的行事風格變化很大啊。以往哪裏敢這麼直白?
“我還以為他要等到十九歲的時候才開口,沒想到現在就要拿走這些東西。這麼,他不擔心自己的身體了?”荀滄詫異,想了想,作關切狀:“前些你參加恩科,那裏條件艱苦,你身子如何?”
“前些日子碰到名醫就診,治好心疾,重新調理身子,又讓圭老查看,已經無礙。如今,總算有心思放在其他地方。”荀易輕輕一歎:“就是太閑,所以才琢磨族裏麵的劍術,剛剛還從塵祖那取來常柏劍盒的鑰匙。”
常柏劍盒,這是真準備繼承荀家了?荀滄看旁邊陳氏一眼,對荀易:“你我叔侄許久不見,出去轉轉。”
荀滄帶荀易在外散步,柳子明遠遠跟著二人。
他倒不擔心荀滄使壞,荀滄是那種古板守禮的人,而且多思多想,謹慎微,絕對不會輕舉妄動。
遙遙吊著二人,見前麵荀滄和荀易交談。
“你要祭祖,晟兒同樣有類似打算。他如今身有舉人頭銜,不複白丁之身,有心為母親爭一個名號,將劉氏葬入祖地。”
一聽這話,荀易頓時色變,臉上閃過憤怒之色。過了好一會兒才笑道:“劉氏因‘疾’而死,按照規矩不準入祖地。二叔一向懂禮,不會不清楚這一點吧?”在疾字上加重語氣,態度有些生冷。
荀滄沉默,劉氏因為不能埋入祖地。他花錢在柏山之外的廟裏掛名停靈。讓神廟中的神官巫祝代為打理香火。
為什麼劉氏不能入祖地,大家心知肚明。
荀易怒火中燒,若非劉氏當年設計,他怎麼會出事?怎麼會有這十年之劫?
“隻要我活著,劉氏就絕對別想埋在荀家祖地!”荀易心中堅定念頭,笑道:“晟哥好歹也是舉人,這種話居然得出?族規自然有族規的用意,莫他僅僅是一個舉人,便是成狀元又如何?即便是狀元之母也不能破了族中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