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軒和玄黃道兵在雲端搭建祭神圓台。
荀易跳上圓台,青色蒼靄明霞袍上身,定雲錘變作寶劍。
五隻編鍾自動在圓台旁浮現,伴隨荀家幫忙搜羅景幽元鍾,如今景幽元鍾已經恢複至二成。
寶青華鍾恢複三成;景幽元鍾恢複二成;幻青冥鍾恢複百分之一;極大聖鍾恢複五成,加上蟠龍金鍾,五鍾迎風自鳴,奏響《大輝上樂》。
樂曲肅穆莊嚴,白茫茫的光雲徐徐升騰。
荀易伴隨節奏,手中寶劍輕輕一劃,邁出第一步。
叮——
腳下金光散開,寶青華鍾同時激起清脆的聲響。
緊接著寶劍傾斜,荀易身子後仰,劍以優美的弧度從身前劃過。
劍舞,以舞祭祀武神。
傳,在古老時代,舞從武之中演變而來,舞蹈本身是祭祀神靈的儀式。而作為其中的戰鬥之舞,是武神們最喜歡的舞蹈。
禮服明霞湧動,和劍舞相互襯映,荀易身上佩環叮當作響,雲端湧動的各種戰意紛紛彙聚在他身上。隨著劍舞凝聚朵朵劍蓮供奉給諸位武神。
穹空雲光不斷跳動,一位位武神的意識降臨在雲端。
不過眾人相互看看,並沒有人搶先接受祭祀。
“一位福神跑來祭祀我們,必有所求。”諸位武神未必能夠滿足薑元辰的願望,所以不願意馬上露麵。
而且薑元辰的祭祀明顯是衝著更高位的大神,他們這些太常級別的武神適逢其會,但最多是分一杯羹,不能喧賓奪主。
烈神劍舞以剛猛為主,展現劍道的殺伐之意和男性的陽剛之氣。
當荀易逐漸舞完第一部分劍舞,楊軒拿出一把劍。
“該我準備了。”對武神的祭祀,單純舞劍雖然可以召喚武神,但召喚上位武神的成功率並不大。
尤其荀易的劍舞偏向於精巧、綿長,真正對胃口的是那幾位七重的劍神。烈武上帝未必喜歡。
祭神時。需要投其所好,揣摩心思。
烈武上帝喜歡戰鬥,他更喜歡競技類的比鬥。如果以鬥劍的形式,便可加大接引這位上帝的成功率。畢竟鬥劍產生的戰意要比單純個人要多。
等荀易演練劍法。在第一節告一段落,楊軒準備上前時,突然有一道神秘身影憑空出現。
手持和荀易一模一樣的劍,帶著青銅麵具,身穿白色祭袍跟荀易鬥劍。
“不好!”荀易臉色一變。那劍上蘊含莫大神威,每一次舞劍都震蕩荀易的劍差點脫離掌控。
“這是哪位武神過來搗亂?”荀易看得出,這位神靈是一位武神。雖然刻意壓製修為,但絕對是一位七重之上的武神。
武神興致勃勃以寶劍鷹擊速攻,荀易隻好轉變劍式,以茂林劍法中的“清風拂柳式”進行呼應。
對方以快而來,荀易以慢回應。身形逍遙飄逸,逐漸和武神達成微弱的平衡。而麵對這位武神厚重如山的壓力,荀易下意識激發神魂之力。
那一縷先之光籠罩神魂,功德樹影若隱若現。
這位武神出來鬥劍。諸位武神看罷,搖頭苦笑:“居然真把上帝給找來了。回頭軍神大人必然要找陛下算賬。”
跟福神神脈有壽神、財神等分支一樣。武神除卻最基本的武神外,還有力神、戰神和軍神,此外單純以某一種兵器為主導的劍神、槍神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