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橋這一端,兩側升蟠龍金柱,上端有一道橫梁掛著一把神刀。
金色神刀寒光爍爍,上麵沾染滴滴神血,凶戾之氣十足。
荀易站在梁下,旁邊某位神忍不住喊道:“心,這刀以殺戮判定,殺戮越多,越不能通過此塔。還是等庭大神們降臨再。”
“沒錯,方才庭傳旨。命我等稍安勿躁,此事自會有庭使者考察。若私自探查,後果自負。”
聞言,荀易對兩位神人道謝,繼續往前走。嬴琇、荀曇、李俊德等人統統陷在塔中,他哪裏放心的下?
再者,塔前神刀的來曆,紫丹神人傳遞的信息中也有。這是戮神刀,針對殺戮之神。在上古,是用來提防宵之輩的鎮宅之物。
你殺多少人,這把刀就會殺你多少次。次數夠了之後,才能走入神橋。剛剛有幾位神想要進入,隻可惜他們殺戮過甚,手底下沾染的智慧生命不下萬數,被戮神刀砍一萬次?
諸神可不願意受這份苦,於是諸神一一退避,不敢再度上前。
神建族崇拜塔,塔的結構嚴謹層層疊加,代表神建族的治世理念。神建族喜歡將生靈分一個三六九等。帝遺族和凡人的概念,就是他們最先提出來的。
垕媧氏之前,地間都是先神魔,哪裏有凡類?垕媧氏創造後七十二族,將七十二族視作子女,以大地之胸懷一視同仁,更不會提出神凡之別。直到神建族掌權後,神建大帝將地間種族分為三六九等。
最高一等便是帝眷族,將神建族和先神魔平起平坐。美其名曰:“這些種族都是誕生過帝的種族。”
原本先神魔至高無上,並無種族概念。直到神建族開始,將元皇和元陽二帝劃入神族,又把二代魔帝視作魔神,因此有神魔二族的概念。而垕媧氏則視作神建族的源頭。最初的時代,垕媧氏的後土一族並無蹤跡。直到神建族治世後期,七十二後種族中的另一種女性神族演繹垕媧道體,自稱垕媧傳承者,將自己的種族更易為後土族。
為此,神建大帝捏著鼻子隻好認下,遵從自己定下的規矩讓後土族和神建族並稱帝遺族。不過神建族打壓後土一族,畢竟後土一族隻有一尊無上神,後土一族的處境並不好。神建大帝更欲迎娶後土族的無上神,被拒絕之後一怒之下將其重創。後土族在神建帝時代,還不如次一等的普通神族。
帝眷族等級最高,其次是普通神族。後七十二種族興興衰衰,有些種族神人不斷,有些種族慘遭滅族,徹底泯然於凡。凡類這個概念,就是神建大帝劍梵氏提出來的。
這位帝以“梵真”稱呼為神性,失去神性的種族,就如同“梵”去其寶林。於是,稱呼為“凡”。
帝眷族,普通神族,有情凡類,構成神建族時代的三等級製度,如同寶塔一樣層層累積。在神建族的價值觀中,隻有會哭會笑會行動的有情生靈才被視作生命體。什麼植物動物,因為智力不足的關係,不視作高等智慧生物。在殺生這個概念中,這些生靈不算在殺生的概念中。
不然,一杯水中微型介蟲多少?就算功德神也難保自己沒吞下這些微型介蟲。
神建族的這個觀念不被後來的鳳凰女帝和後土族認可。後土族和鳳凰女帝攜手反抗神建族,將頭頂“三塔製度”推翻。但是這個殺生概念的區別,仍然影響至今。
功德神道的不殺生,就是從神建族的理念中引申的。戮神刀既然是神建族所留,那麼按照神建族的理念,荀易沒有殺孽在身。
“玄黃功德印。”荀易從刀下走過時下意識抬手結印,隨後他反應過來,無奈苦笑:“倒是忘了,我的功德神通早就被封。”
他頭頂碧浪騰騰,一片茂林神木升起,造化生氣綿綿不絕安然從戮神刀下走過。過刀梁,入神橋,突然神橋兩側不斷變化。
後麵諸神觀望,見神刀毫無反應讓他進入神橋,一位神詫異出聲:“咦?他沒殺過人?”
另一位神施展法眼觀望,恍然大悟:“他是功德福神,而且有萬靈神光護體,無怪乎能夠安然走過戮神刀的殺戮範圍。隻可惜,功德神通被封,不然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