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史官記錄:“元德少君以命擇題‘拋球定命’。地德神君戲言‘何不以繡球訂婚嫁?’。少君不語,似有意動之狀。遂扔出繡球,諸神搶之。”
剛寫完,忽然有光落下,剛剛寫下的字跡隨之消失。史官抬頭,看到荀易正含怒看向他。
於是默默按照事實來寫,史官不敢添加一丁點有關自己的臆測。
“哼,史官?”荀易神情不好看,旁邊烈山神女偷偷道:“這段時間,文神們成找咱們麻煩,你回頭心點。這些掌控筆杆子的人不好對付,我們福神一脈已經不好前往弘聖之書閱讀。”
“怎麼,他們連弘聖之書都敢動手腳?”
“動手腳談不上,就是以弘聖之書要重新修整為名,杜絕其他神靈對弘聖之書的幹涉。想要閱讀,必須經過他們審查,有一大堆麻煩手續,想借本書都很麻煩。所以,妙司命大人開放我們福神一脈自己的圖書館,諸神自行閱讀。”
“弘聖之書除卻曆代神明的智慧外,各地信息的交流有無才是最重要的。這也受限製了?”
“嗯,所以往後心點吧。畢竟你去年給他們下絆子,不少心胸狹隘的人可記恨著呢。”
荀易默然。
這時候,北周諸神傳來一片歡呼聲,十位下場爭奪的城隍抱著繡球來複命。
荀易見狀,又扔下第二個繡球。這次被南周搶走。
反複數次,兩方各得四個繡球。
荀易掂量最後兩個繡球,心中暗道:“南北二周,一個地廣,一個人多,不如平分造化之氣,免得再生波瀾,有傷和氣。”於是,荀易將兩顆繡球一並拋出,一左一右落入兩方人群。
但二十位城隍瘋搶,並且去撲對方的繡球,導致其中一顆繡球直直撞入荀易懷中。而剩下一顆被北周奪取,再度傳來歡呼聲。
南都城隍臉色難看,對荀易拱手:“請大人再度拋球。”
“且慢!”龍城都城隍忽然升起某個念頭,阻止荀易的動作:“十個繡球象征一年社稷之氣。既然繡球飛入少君懷中,明意如此,南周無福得享福澤。這繡球既然落入大人手中,這一成社稷之氣理當歸大人所有。”
荀易神色一動,托著繡球不話。
社稷之氣,哪怕是十分之一,也是一份很重的分量。
“我手中正好有棲族的山河卷,可用社稷之氣重練,化作社稷神器用來立國。”他有意動之色,隨後看向其他人。
烈山神女含笑:“予不取,反受其咎。既然到你手上,明南周今年合該少一分社稷之氣。”
“不錯。”湘君撫掌大笑,也是這般言語,賣荀易人情。
在場神級別的人共計七人。除卻三地城隍外,還有湘君、孟翰、荀易以及烈山神女。
三人表態後,南周都城隍當即反對,至於北蠻之地前來的地神則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要不要表態。
孟翰拿過繡球看了看,隨手又拋給荀易:“罷了。反正庭每年賜下社稷之氣都會多一二成,給你就給你了。”孟翰很大方,對南周都城隍:“四成社稷之氣,雖不上豐產,但足夠南周百姓消耗之用。此事到此為止。”
孟翰自然是偏向荀易,讓他將繡球收下。南都城隍不好跟上司翻臉,隻能接受這個決定,並且安慰自己:我們南周諸神實力不如北周,如果再拋繡球,萬一輸了呢?給北周再增添一成社稷之氣?到時候更麻煩,不如讓給他,也算是避免北周進一步壯大。
最後開始定北蠻之地到底要不要歸入大周。此刻,城隍界外有兩尊太元級別的神垂下目光。
金龍和白狼冷冷注視荀易,北蠻和大周幕後大佬已經降臨,等待荀易主持第三次神決。
這兩神威壓落在荀易身上,烈山神女本欲離去,此刻反而不走了,坐在旁邊以神光護住荀易,冷笑看向外那倆人。
“荀易,你來抽簽,其他的不用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