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從地麵到達世界樹嘉蘭諾德的樹冠,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乘坐嘉蘭諾德特有的異種生物,角鷹獸。
這種健壯的異獸長三公尺,翼展更是達到了六公尺之寬。雜食屬,精靈們每都要給它們喂食食大量的蔬果,它們自己在閑暇時也會在野外捕食一些蛇蟲、青蛙、老鼠、魚之類的型獵物。雖然個頭和強健有力的利爪和喙讓它們看起來麵相不善,可實際上對於所有智慧生靈來它們都算得上是一種性情溫和的野獸。
至少它不會因為霍比特人的體型就將他們當成自己的獵物。
伴隨著獵獵作響的風聲,毛色豔麗的角鷹獸循著世界之樹的樹幹一邊轉圈一邊緩緩的爬升。以公裏計的樹圍和主幹高度讓企圖以人力攀上這顆史前巨木顯得是那麼的不切實際,先不論凡人的體力,光是在樹幹上建立起如此規模的棧道就是一項規模不會於整個安徳拉芮的巨大工程。直徑兩點五公裏、主幹高達八公裏,論可行性的話光棧道的長度就已經超出了安德烈的見識。
在精靈的誕生之初,他們曾經有過上千年的曆史主要都是在這顆巨樹的樹冠之上繁衍的,世界之樹嘉蘭諾德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飲水和食物。然後寬厚的女神又為她的兒女們準備了如此便利的工具——角鷹獸是一種由生命魔力所催生出來的奇特生命,如果在成長的階段之中它們離開了嘉蘭諾德的庇護,得不到充足的魔力供給和食物。不光體型很難達到正常個體的一半,甚至有可能終生都無法翱翔於空。
這也是為什麼在低語森林的其他地方很難看到它們的原因。除非是種群中特別強健的個體,大部分角鷹獸在離開了嘉蘭諾德的庇護之後都會開始慢慢的變得虛弱。
在安德烈看來,這種鳥獸有機結合起來的龐大生物根本就不符合常規樹棲生物所應有的特征——極度輕巧的身軀以及剛好可以負擔起自身活動所需的**強度。
很顯然,中空骨架和尋常猛禽那樣的體型是無法負擔起精靈和其本身重量的,即使在常見的人型生物中精靈們的體重僅僅略高於半身人和地精。因此這些魔法獸在這些方麵的不足隻能由奇妙而又強大的生命魔力來強行補足。它們並非通過繁衍生息進化而來的自然生物,而是同魔族以及精靈一樣,由神祗所直接創造出來的奇特生靈。
這或許就是魔法世界原本就應該有的特殊生態——和安德烈記憶中的那個世界完全不同。
經過長達半個沙漏時的飛行以後,渾身長滿翠綠、鮮紅巨大羽毛的魔法獸終於在騎手的引導下安全的降落在了嘉蘭諾德主幹的分岔之上。這一片專屬於角鷹獸的、類似於“驛站”一般平台上到處都是這些巨大飛禽的身影。作為安德烈引導者的精靈親昵的抱了抱角鷹獸的脖子,這頭剛剛“長途跋涉”將他們送上樹冠的大家夥就低鳴著打了個招呼,自顧自的去精靈們設置的食槽裏找東西吃去了。
即使隻是枝幹,它們也是世界之樹的枝幹,其尺寸也完全超出了深淵之子的想象!由於樹幹原本就是呈圓形的,所以這裏兒的地勢呈現出了中間高兩邊低的特別景象。高低不同的道路上以精靈們的家園中常見的木質樓梯相互連接,這些已經長進世界之樹的階梯即使經曆成千上萬年的時光也用不著精靈們特意去維護。因為它們是“活的”,雖然不再生長,但也不會腐朽,並且會隨著年份的久遠而變得愈發的堅韌。
於是安德烈在樹幹上所見到的景象就想行走在山腳下一樣,這近主幹的枝椏也能擁有接近一公裏的半徑,雖然深淵之子並沒有行走在樹幹的“懸崖”邊緣,可這地勢相對他所行走的道路超出了幾百公尺的高點在他的眼中似乎和“青山”也沒有什麼兩樣。隻是這些墨綠色的樹幹上並沒有生長其他的樹木,也不像那些連綿不絕錯落有致的群山,除了偶爾能夠看到斜著往上直入雲霄如巨塔一般的枝幹。“山脊”上幾乎沒有任何的起伏。
還有一些平伸出來的枝椏,可即便是這些次一級的枝椏也擁有好幾百米的寬度,遠遠的看上去就像綠色的圓柱形大橋一樣,並且一眼望不到盡頭。安德烈隻能夠通過印象去猜測,在枝椏的盡頭是深綠色的巨大樹葉,這些無限向外延伸的枝椏以及末端的樹葉組成了這遮蔽好幾百平方公裏日的綠色屏障!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方圓幾百公裏範圍內地麵上的植被甚至遠比森林中的其他地方還要茂盛!華蓋之下深淵之子不止一次看到那些參的古樹,雖然同嘉蘭諾德相比,它們就像人類麵前的螞蟻一樣渺。
……
用了半個沙漏時,安德烈才在向導的帶領下終於到達了女神賜福儀式所在的地點——建立於嘉蘭諾德第一個分岔之處的世界樹聖堂。這兒已經有不少如同安德烈一樣身穿白袍的精靈在聖堂的大門之前三五成群的聲交談著。從他們幸福而又慎重的表情中不難看出精靈們對於這每年僅有一次的儀式抱著怎樣的態度。他們對於女神的親自賜福的機會充滿渴望和敬畏,其中就還有不少幸運兒雙手緊握於胸前、閉著雙眼神色平靜的低聲祈禱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