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以及新的構思基礎(3 / 3)

難道他們都因為黑暗森林法則之類的理由而悄悄潛伏了起來?時刻防備著可能的敵人?銀河中所有的文明都是這樣的麼?可至少地球就不是這樣,人類一直在主動的或是被動的向外發送著各種信號。如果真像三體中所描述的那樣,地外文明是否已經準備就緒甚至已經邁開了侵略的步伐?又或者太陽係周圍遠遠不止一兩個文明悄悄的盯著這顆藍色的美麗星球?他們誰也不敢率先動手,防備著在後的黃雀?甚至他們相互交流著達成了某種協議,隔離出了一個任由人類發展的保護區?

於是這又繞回到了一開始的話題,既然宇宙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對於人們來難以確定的規律以及模糊信息,那麼人們也隻能憑著自己的經驗、喜好或者感覺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物了。

也許幾年以後就會有外星文明正式造訪地球,也許幾百年後人類就會踏上星際旅途,也許人類遇到重大困境的時候會有保護區外的高等文明為我們指明象征著希望的道路,就像星際穿越中所設想的那樣,或許是個蟲洞,也可能僅僅是張反物質或者曲率引擎設計圖什麼的。

由人類目前所探明的宇宙信息,我們早已得出一定存在外星生命的結論。然而費米悖論提出既然有外星生命,我們卻沒有真正見識過,沒有確切的證據這一矛盾,隨後引出了大靜默、隔離論、大過濾(災、束縛等)、大停滯(科技)、銀河才剛剛開始孕育高等生命以及黑暗森林法則等一係列推測。

如果按照偵探的邏輯,一件無法確定的事物盡可能的考慮其一切的可能性自然是更為科學的思維方式,畢竟偵探所麵對的經常都是人命關的事兒。可對於常人而言,一件對自己影響不大卻又不確定的事情依照這種思路去思考卻又太過繁瑣太費腦了,所以相信自己所願意相信的事物才是最輕鬆效率最“節能環保”的選擇。

——對於現在的黎琴恩而言,穿越這個概念正被他所經曆的事實從“不可能”的邏輯高牆上被剝離開,變得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落入擁有無盡可能的未知深淵。

PS:不知道有多少人將這一章仔細看完並看明白了,老實依靠個人積累維持連載的網文模式很難做到從頭到尾都保持邏輯嚴謹,許多擁有奇思妙想細節上卻又絲絲入扣的“神作”在出世之前都經過了反複的精雕細琢,甚至還加入了許多人的智慧。這一點並非網文的強項,相對而言打雷觸電車禍這類不講道理的設定寫起來更加輕鬆讀者也不需要費心思去閱讀和理解,可當反反複複的套路文越來越讓人覺得乏味無聊的時候,我還是希望會有一些相對嚴謹、新鮮的東西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而不隻是簡單的添加各種不求甚解的設定,即便他們看起來非常高大上、厲害、華麗。就舉前麵用過的例子——黑暗森林法則雖然也設定了一定的前提,但是這些前提和設定十分貼近人們所知道的現實宇宙,因此它讓人覺得非常真實可信,哪怕你它就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真理,現在也很難有什麼決定性的確鑿依據能夠用來反駁和否定它;與之相比降維打擊雖然大場麵史詩感爆棚並且想法新穎讓人眼前一亮但卻顯得更像一座虛幻的空中花園。通俗來講的話,黑暗森林法則類似邏輯嚴謹的硬核科幻(觀影同時還不需要過高的科幻基礎門檻,屬於即便不怎麼看科幻的讀者也很容易理解的邏輯推演),降維打擊則更加偏向於像科幻類的爆米花大片。

當然,喜歡硬核科幻多過爆米花大片僅僅隻是我的個人好惡,無法代表網文市場的多數需求。但這並不意味著眾需求在單個作品上也必須向市場大數據低頭臣服。

即便我的能力遠遠不足以支持我完成這樣一本我所向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