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兄,孫某來遲了!”孫楊隨手將馬鞭遞給了站在身後的隨從,並解下狼皮手套,拱手朝著北宮伯玉行了一禮。
“不遲,不遲!”北宮伯玉麵帶微笑地走上前來狠狠地拍了拍孫楊的肩膀:“哈哈,孫寨主你可真結實呀!某早就聽了武威郡孫寨主的威名,在咱涼州這塊地界上,無論羌漢之人,無一不是對孫寨主佩服得五體投地啊!此番得見,恨晚,恨晚。”
“得見北宮兄,孫某也是幸甚,幸甚!”孫楊齜著牙,勉強擠出了一絲笑意。孫楊雖是寨主,也經常鍛煉身體,卻不是寨子裏武力最強之人,他讓北宮伯玉這麼使勁一拍,著實有點鬆軟筋骨的效果。
“好好好!咱啥都別了,跟某家進寨,今夜咱們不醉不歸!”北宮伯玉完,已帶著孫楊進了他的大營。這就成了嗎?孫楊看看周圍,盡是一些穿著皮草,拿著長矛的羌兵,不由心生感慨:若漢室君王也是這般對待寒門出生的子弟,自己還不眼巴巴地去投效嗎?犯得著來到這羌寨之中表示連合之意嗎?要想獲得話語權真是得看實力啊!最起碼,現在的自己還是太弱了,還入不得朝廷諸公的法眼。
北宮伯玉的大帳之中自然不會隻有他孫楊一人,當孫楊掀開帳簾進去,裏麵一批人紛紛對孫楊表達自己的友好,這些人圍繞著一個火堆坐著,上麵有黃金烤全羊。這些人當中不乏有孫楊早已認識的武威郡司馬馬騰以及李文候,更有幾個孫楊不認識的羌部首領。
馬騰身後有一俊俏童引起了孫楊的注意,經過與周圍人之間的交談,孫楊得知了這就是將來能威震涼州的錦馬超,不由心生向往,任誰都無法想象,孫楊竟然會是一個孩子的粉絲,更沒人知道,就是這個目前看起來滿臉羞澀的孩子,最後竟在與關東梟雄曹操的那一戰中將曹操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北宮伯玉拉著孫楊與他們一一見過,算是混了個臉熟,在之後來的人之中,孫楊發現,竟然還有漢陽郡人王國的使者、涼州刺史部從事韓遂的族人。
韓遂的使者是他韓家的族人,一個叫韓平的士人,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個年輕人,舉手投足都是極富修養,言談間淺談則止,並非那種誇誇其談之輩,孫楊對他也是有些興趣,不過想到他是韓遂的族人,這主意不打也罷。
王國的使者是個粗猛的大漢,這個大漢看上去與李文候的氣質倒是不相上下,全身上下都透露著一股子粗莽氣息,隻是不知這二人誰更強些。
在這次聚會上,孫楊對賈詡的自私程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賈詡在知道了羌人即將作亂之後,這位唯恐下不亂地主,大概是害怕這次涼州起義失敗,自己會受到牽連,他竟然主動建議北宮伯玉等人接連並州北部的匈奴人、鮮卑人、幽州的烏桓人以及樂浪等郡周邊的三韓人一起作亂,而北宮伯玉幾乎是瞬間就看到了這其中的好處,但是他卻隻主張接連匈奴、鮮卑二族共同打漢室北境,畢竟在異族眼中,烏桓人總是在做漢人的先鋒,先鋒與狗在這些異族人眼中等同,而且這裏與幽州相距甚遠,並不是好的選擇,眾人一番謀劃後,製定了十一月初共同起兵的約定。
宴會過後,四、五日間,聚義的這些人就都散去了,各自回去本郡準備起義事宜,孫楊也是在回武威郡的路上,同行的人中有幾個羌部首領,他們以前與孫楊都有些過節,但這次大家都在酒桌上經北宮伯玉調解冰釋前嫌,他們都與孫楊握手言和了。
回武威的路上,孫楊卻不得不謹慎一些,他也漸漸與羌部首領們分開了一些距離,直到這時,孫楊真誠地對著賈詡道:“文和,我想要平滅武威羌部,不至於讓他們和北宮伯玉連合,使得整個涼州都沒有漢人生存的地方,希望,你可以幫我!”
“孫寨主,武威羌遠來北地,正是寨主送他們回家的最好機會。”賈詡沉吟了一會,歎了口氣,同為漢人,他深深地為涼州的漢人趕到悲哀,在這一刻,賈詡似乎良心發現,在自己脖子上輕輕地劃了劃。
“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畢竟是盟友!”孫楊看了一眼賈詡,心裏卻在考慮這樣做的後果,以及自己能得到多少好處,而這其中的好處無疑非常的大,片刻之後,孫楊又忍不住問:“文和有何妙策?”
“無他,不留活口而已!”賈詡微微笑道。
“好,這事兒我孫楊做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的,這次就是一統武威的大好機會。不容錯過!”孫楊決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