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孫楊瘋狂地擴軍、擴大地盤,相繼收拾了郡內的羌人各部落,繼而對不服自己的世家大族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清理,從而獲得了大量的異族奴隸和世家仆從,幾乎相當於半個郡的人口數。治下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大的人口數量,李煜忙得四腳朝,孫楊迅速地采取了謀士賈詡的意見,用不同的辦法處理了這批人。
對於那些隻是單身的仆從,孫楊給了他們三條路選,其一:馬上在本郡找一個對象成親,並且安居下來;其二;加入農屯,所有的種子、農具均由郡裏出,且每月有一定的糧食收入,但凡其所產糧食歸郡守府所有;其三:離開本郡。
對於有家有室的仆從,孫楊采用明朝所用軍戶製,直接將他們納入了軍籍,以耕戰立軍,兵器、鎧甲則由郡府負擔,並且稅賦減半。
一係列的政策在槍杆子的監督下總算是在全郡都貫徹了下去,一些素有賢名的人看出了孫楊此時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況且孫楊也沒有威脅到他們的直接利益,於是紛紛百堿其口。
武威郡進入了真正的高速發展時期,孫楊親率一萬大軍駐守武威縣城,姑臧留下了李煜、司馬凡等人,祖厲留下了老四,這個關鍵的時期,孫楊製定了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戰略方針,武威這個不大不的郡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
中平三年四月,孫楊派遣使者前往洛陽求官,使者正是李煜,這個一直在孫楊背後,一直為他穩定後方的二弟。
五月,李煜回轉武威,帶來了漢帝正式的任命,孫楊也正式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然而,這並不代表孫楊就安全了,武威就真的安全了,長安城裏駐紮的近十萬大軍可隨時準備著進攻涼州諸侯。
這一年,韓遂設計害了北宮伯玉、邊章、李文候。
年末,孫楊得到了很好的收成,除卻百姓自留糧食外,其餘糧食基本夠他手底下近三萬大軍消耗一年。
韓遂所占金城,卻因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開始出現了缺糧現象,十餘萬的軍隊中出現了士兵逃走的現象,韓遂在多重壓力下,悍然發起了第二次入寇三輔的戰爭。
涼州方麵,急於立功的涼州刺史耿鄙聯合六郡兵馬,也糾集起了數萬大軍與韓遂一戰。在雙方都還未接觸之際,被叛軍所圍的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反,與韓遂連和。此時,耿鄙卻死於別駕之手,手下司馬馬騰跳反,六郡郡兵紛紛潰散,漢陽郡人王國在郡內發動叛亂,自稱合眾將軍,兵圍郡城,眾推王國為首領,進攻三輔。
“救是不救了?傅南容是個人才,當初若非他極力阻擋,恐怕三公九卿早就把涼州送給羌氐了。唉!誰讓我這麼心軟。”孫楊站在武威城樓上,眺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枯黃草地,熟讀三國演義近十三遍的孫楊想起了在這一次大亂中喪生的涼州人傑傅燮:“阿九!”
“大哥!”阿九提著一把斧頭從不遠處竄了出來。
“去,給文和帶個話,無論如何都要把漢陽郡守傅燮帶到武威來,實在不行,就把他兒子傅幹帶回來。”
“喏!”阿九接到命令後迅速地消失在城樓上,接著城門大開,一匹健馬飛馳而出,一個提著大斧的壯碩青年跳上馬,向著姑臧方向飛奔而去。
“但願錦衣衛能救下破城後的傅燮,真是個難解的局。”孫楊遠遠看著阿九離去,他也下了城樓。
以前,孫楊不善治軍,軍隊便一直都是由阿四來管理,再有其他幾位弟兄合力兼管,現在孫楊不善治民,因此他跑到了武威城,但他卻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禦人,禦人一事,獨看唯他是命的阿九和不喜他因缺糧而殘殺百姓,卻又一直留在他身邊的李二便可觀其一闋。
譙郡,曹操此時因政見不合,遠離了朝廷,但他卻一直關注著朝廷的動態,當他聽武威郡孫楊對漢庭俯首稱臣時,猛然一呆,隨即憾然道:“武威孫楊,不可覷。”
相對於曹操的感歎,士人中並未有人覺得大驚怪,匈奴人、羌人、氐人、烏桓人,無一不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在他們的眼中,孫楊與那些野蠻人一般無二,根本就影響不到自己的利益,又何必去針對他呢?也正是由於漢室不重視孫楊的緣故,漢室給了孫楊一個迅速成長的機會。
中平五年,韓遂、馬騰久攻三輔不下,而傅燮一家在此時已被孫楊手下錦衣衛帶回了武威,其家人被安排在姑臧城,他本人則被孫楊帶到了武威城,日夜陪孫楊讀書,這個漢室的忠臣每都在給孫楊灌輸忠誠漢室的思想,而孫楊呢?他每不斷地用言語給傅燮描述著下大同的世界。
“孫太守言辭過於偏執了,請恕傅某不敢苟同。”這一日,兩人與平時一般進行著語言上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