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局勢平複(1 / 2)

李默上頭有著一個毫不妥協的主公,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是活得戰戰兢兢,如今,他又被派出去和談。但,這是和談嗎?李默搖頭苦笑,主公的命令不可違背,又要能把世家大族們安撫下來,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可憐李默的口才還並不是很好。

“屬下見過團長。”特一旅初建,規矩也不是太嚴謹,兵與李默見了麵還會打個招呼。

“好了好了,快去安排一下,某要出城。”李默拿出了孫楊隨手甩出的腰牌遞給了看護城門最後一道防線的三師團五連連長。

“這…”連長自然認識孫楊的腰牌,他明麵上雖然是連長,但他暗地裏已經加入了錦衣衛,不可能連自家主公的腰間飾物都不認識。

“這什麼這?不認識嗎?”李默本來就有些煩躁,難忍之下,語氣衝了些。

“不是,不是!”連長連連擺手,看了看左右,輕聲道:“李團長,軍師和七姑娘都來了,要你去見他們,軍師來時,七姑娘就給我們下令了,一旦看到您,就讓您速回軍營。”

“什麼?”李默大驚失色,連忙環顧左右,發現那些大頭兵們都目不斜視的盯著城外,這才放下心來。

“軍師不見主公,見我?”李默不淡定了:這要是讓主公知道,這還不扒了我這身皮啊!

“一切為了民族。”五連連長肅然道。

“這…!好吧!”李默終究是見了賈詡,這名頭便是為了民族,孫楊建軍伊始就明確了這一點,任何人的利益一旦與民族利益發生衝突,民族利益就必須要高於一切,即使你叛亂,孫楊也會給叛亂失敗之人一條活路,乃至於孫楊在軍官學院又重複了一番這樣的言論:民族利益高於一切意識形態。

賈詡來到長安,並沒有通知孫楊,為何?孫楊這段時間的做法已經令他產生了一定的想法,賈詡本就是世族旁係,跟世族有著扯不斷的關係,而孫楊擺明了車馬,要實行一條鞭法,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來結束關中曆時數百年來的世族壟斷,這可能嗎?賈詡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得關中元氣大傷,不利於以後攻取下。賈詡思想的轉變正是因孫楊而改變,民族利益高於一切,任何試圖挑釁和削弱民族整體實力的做法都是不智的。

李默回到軍營後,他見過了七和賈詡,三人就目前長安局勢做了進一步交流,最終,賈詡給出了一條比較好的建議,關中的世家依然留在關中,在和談之後,不容許再擴張自己的土地數量,必須按照孫楊之前製定的一條鞭法繳納稅賦,這便給了李默很好的緩衝條件,原本愁眉苦臉的李默在得到賈詡的許諾之後,喜滋滋的談判去了。

“軍師,您這樣做,能得到大哥的同意嗎?”七問道。

“主公會同意的,主公之前囑咐李默的話不過是他義氣之舉罷了,世族在這件事上做得確實有點過了,不過剩下的這些魚蝦翻騰不起什麼大浪,隻要不給他們滋生野心的土壤,世家也會變綿羊,主公曾經講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主公他隻是不懂政治,政治最需要的便是妥協,殺也殺夠了,現在最重要的便是穩定關中局勢,讓關中的動亂平複下來,不然,明的春糧下不了地,我們這麼多的軍隊就成**煩了。”賈詡歎了口氣,他自認為不是什麼好人,為了自己,他可以鼓動匈奴人、鮮卑人都來劫掠漢室,但他認為自己做不到孫楊那樣,有那種破釜沉舟,徹底清洗關中勢力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