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八大學院,立(1 / 2)

初平元年末,孫策遲了近一個月開班期趕到了姑臧,學院院長此時已經有人擔任,他是一個因傷致殘而無奈退伍的四軍團團長,這個團長姓孫,名樂,他也是最早隨孫楊起兵的馬賊之一,原本他便是孫楊的本家,這次便是他安排孫策作為一個插班生進入了學院。

開設學院近五年,武威郡軍官培訓學院在孫楊的授意下正是更名為秦國陸軍軍官培訓學院,簡稱陸軍學院,與長安的相應學院合並,成立了秦軍首所高級軍官培訓學院,簡單的中低層軍官培訓模式已經不能再適應秦軍的擴張規模了。

經曆了六年大戰,秦軍開始減緩其進攻步伐,並在孫楊的主持下逐漸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戰爭為輔的國內大建設運動。

初平二年開春,孫楊在秦國設立八所學院,將之分布在秦國幾處。

第一所:陸軍學院,總院設立在四軍團駐地姑臧,各軍團駐地設立分部,長安設軍官召集所,一旦秦國戰損,需要軍官補充,各陸軍分院將及時向長安輸出軍事人才。

第二所:政治學院,由政史學院更名而成,學院長由蔡邕擔任,副院長三人,分別是皇甫嵩、盧植、傅燮;

第三所:長安軍工學院,以服務軍隊為主,研究軍工器械為輔的工業型學院,學院長司徒凡,孫楊的三弟;

第四所:長安民用工學院,院長由孫楊親任,孫楊就是要造成一場轟動,給這大漢所有的工匠一種直觀的認知,秦國極其重視工匠(來吧!來秦國吧!),這所工學院是由錦衣衛從大漢各個地方威逼利誘、甚至綁票而來的工匠強行組成,在高壓之下工匠們是有情緒的,隻不過這些工匠在孫楊優渥的待遇漸漸安定了下來,對最好的工匠,孫楊直接給予了千石郡守的待遇,羨煞旁人;

第五所:南陽醫學院,醫學院有兩位院長,華佗、張機,因為草創,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內外科之分,並且,孫楊用死囚給華佗提供了人體試驗的材料,直接吸引華佗留在了南陽,為孫楊培養軍用醫生;

第六所:長安商學院,所有加入長安商會的成員—各地的商人必須將其嫡係子弟遣入長安商學院學習三年,三年期滿,方可離去或者加入秦國商業部。學院院長衛凱,商業部部長衛凱暫任。

第七所:貴族學院,名譽院長孫楊並且不設常任院長,其生源便是秦國各郡縣令級以上(含)官員之子女,縣令及其以上官員必須將其子弟派往長安學習,期限三年,三年後根據政治學院和貴族學院統考成績分配其職務。

第八所:長安農學院,院長孫楊,副院長國淵、管寧。

八所學院,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孫楊的政治思想,士農工商軍五種主分人群的平等,也為了秦國的發展。

八大學院一經建立,立刻就迎來了秦國內部的非議,就單單秦國內部,其下郡縣主管離職掛印而去者不可計數。

“好!很好啊!他們給我孫楊留下了這麼多的位置。”孫楊看著手中如飛雪般飄來的加急情報,汝南一郡縣令十去**、南陽去了大半、漢中、潁川也去了大半,秦國幾乎到了無人可用的時期了。

“主公,不知該如何處置?各地縣長皆缺,今年的春耕怕是無法正常進行了。”鍾繇咳了一聲,站了出來,他是長安的郡守,幾乎兼任著秦國類似於丞相的位置,孫楊基本上是將地方治理全權交給了他,使他累得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