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過後,袁術率領大軍緩緩後撤,劉曄此時也趕到了汝南郡,在他和阿四一番商議之後,兩人顧及到袁軍雖然一戰損失了近兩萬大軍,卻沒有動搖其根本,若是派兵追擊,恐怕會導致秦軍整體局勢的動蕩,剛剛得以安穩的秦國政局動蕩不安,因而,秦軍沒有再對袁術進行追擊,而正在此時,秦軍由涼州東進的數萬後續騎兵已經從宛城出發前來豫州。
五日之後,李煜、劉曄、賈詡、阿四、阿九在汝南展開了對豫州局勢的討論,並確定了下一步作戰計劃,大軍準備繼續東進,攻略淮南,而這時候,長安方麵傳來了匈奴大軍蠢蠢欲動的消息,孫楊一封密信召集騎兵前往三輔待命,阿九不得不率領第四軍團兩個騎兵師以及第五軍團的一個騎兵師立即返回三輔,秦軍原本應該對揚州進行的攻略暫時擱置,李煜等人留守豫州,著手戰後安撫以及相應的招兵訓練工作。
自袁術從豫州撤軍之後,約十五日,孫楊從各方情報得知了豫州的全部戰況,更是命戲誌才對各軍團、師團作戰的明細做了整理,以及對其指揮官主持的戰事做了統計和戰功記載。
長安已經進入了八月,這個季節算不上最熱,卻依舊讓人有些受不了的煩悶。
秦公府邸,孫楊跪坐於首位,其次座有軍師戲誌才、主持變法的魯肅、長安令鍾繇、軍事法庭執行長田豐、軍工司司徒凡、主簿傅嘏、滿寵、華歆等人彙聚議事廳,這一次,孫楊是要對秦軍做一次大範圍的調整,這一次調動,孫楊做出了明確規定,軍中不得再有親兵,而是在軍一級設立警衛團、師一級設立警衛營、團一級設立警衛連,團級以下不在設立範圍之內。
“誌才,你先說。”會議一開始,孫楊指定讓自己的另一個軍師戲誌才主持了此次會議,孫楊有提升戲誌才個人威望的意思。
“鑒於秦軍各師團、軍團在荊州、豫州兩地作戰的出色表現,現我秦軍軍部對各部隊有新的建議及安排,建議及安排如下:
一、荊北軍團司令長官劉曄升任新組涼州兵團最高軍事指揮官,任涼州兵團司令官,副司令員由魯肅兼任,涼州兵團下轄第四、第五軍團、第八師團;
二、第四軍團軍長暫由龐德將軍擔任、副軍長暫由馬超擔任,第八師團師長由魏延擔任,第五軍團軍長徐晃,涼州所駐各師、旅並入涼州兵團,涼州兵團各軍團常備兩個騎兵師、一個步兵師,師團常備四個騎兵團、兩個步兵團,玉門關、居延津長城防線由第一軍團換防涼州兵團;
三、荊北兵團更名荊州兵團,兵團司令官由阿九將軍擔任,兵團副司令員徐榮將軍,原特七旅旅長閻行任擴建後第七軍團軍團長,第七軍團副軍團長由原一軍團師長孫策擔任;荊州軍團第三軍團軍長由特六旅旅長葛雲擔任、副軍團長周瑜,三個師長分別由程普、韓當、黃蓋擔任;荊州軍團統轄兩個軍團,軍團各補充一個騎兵旅,旅長由各軍團團長晉升;第三軍團駐地襄陽、第七軍團駐地江陵。
四、第九師團表現卓越,高順師團長晉升第九軍團軍長,曹性副師團長負責擴建第六軍團並擔任第六軍團軍長,原六師團師長李默升任中央軍司令官、張遼擔任中央軍副司令官,兩人共同負責第一軍團建設,第一軍團下轄一個騎兵師、四個步兵師。
五、豫州兵團司令官仍由阿四將軍擔任,阿四將軍正式晉升為秦軍少將司令,常駐豫州;豫州兵團下轄三個軍團。
六、豫州兵團兵團總參謀賈詡加大校軍銜。
七、豫州刺史由李煜擔任,兼任豫州兵團政委;汝南郡郡守仍由李嚴擔任、許昌郡守由賈詡兼任、潁川郡守由蒯越擔任。
八、荊州刺史由荀攸擔任、蒯良擔任武威郡守,襄陽郡守周瑜擔任,江陵郡守徐榮兼任,南陽郡守荀攸兼任。
九、涼州刺史法正擔任,張掖太守暫由劉協擔任,其餘不變。
我部對各地建議及安排報告完畢。”說完,戲誌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就是這樣別開生麵的命令使得秦公府屬臣們感覺到耳目一新,似乎秦軍和秦國所屬郡縣的基本情況都是耳目一新。
“諸位,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一旦這一任命下去,秦軍內部又將陷入一段時間的頻繁調動,期間,我孫楊可不會允許有人在其中弄出什麼變故來。”孫楊輕叩著案麵,鋒利的眼神掃視了一遍自己的屬臣們,他們其中有人便是漢臣,如當初的皇甫酈一般,實實在在的漢臣。
“主公,劉協是皇子,張掖屬國由劉協任太守似乎…”眾人視之,出聲之人正是魯肅,孫楊的十弟,目前正在負責秦國的變法革新,很多的革新都在在手底下完成,他在華歆和滿寵的輔助下漸漸也習慣動起了刀兵,很多時候,他會用武力解決問題,魯肅不再是那個憨厚老實的魯肅,在孫楊和滿寵的影響下,魯肅也漸漸有了足夠的手段,這就是讓他兼任涼州兵團副司令的原因,孫楊在鍛煉魯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