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教主歸來,日月當空(下)(1 / 3)

空曠的大殿,粗壯的黑色石柱,正堂供著的大火盆中,火焰獵獵作響。

拜火教聖者、使和大祭司三人麵向火盆盤腿而坐,雙手結成火焰形狀,三人臉色都有些慘白,似乎是受了不輕的內傷。

大殿外,十八位護教力士,各自手持奇形怪狀的兵刃嚴陣以待,生怕那位魔神去而複返。

良久後,聖者第一個睜開眼睛,長長地呼出一口濁氣,滿臉若有所思,不一會使開口道:“沒看出他用的是什麼功夫?”

聖者道:“我曾在書中看到,中華人喜歡將神秘莫測的事物成是來自西域波斯,殊不知,東方的中國才是當世最神秘的國度。”

使道:“據明教鎮教法寶乾坤大挪移便是源於古老的中國。”

“太極、易經、五行、八卦,這些古老國度最不容忽視的就是他們日積月累的曆史,以及先賢留下有關人之道的感悟,修煉到最上層的境界,便是殊途同歸,能從中得到無窮的啟。”

大祭司道:“那賈裏玉的功夫當不在明教大聖王之下,何以還要受波斯明教驅使?”

“未必是受明教驅使而來,這種人豈是旁人能驅使得了的?”

聖者罷,三人一齊陷入沉默,又想起那人一人一劍闖入大殿的情景。

他從山下而來,一路避開了所有關卡,瞞過海般出現在大殿門口,當時有幾種考慮,其中最傾向的一點是認為明教透露了消息給他,畢竟明教和拜火教都有在對方安插內奸,能探到山上的布置也不足為奇。

但當他們看到九位護教力士頃刻間被打倒在地時,就知道此人闖山,並不需要什麼消息,他就背著那把劍一路上山就可以,拜火教沒有能攔住他的關卡。

最驚心動魄且令三位領無法忘懷的還是接下來那一戰。

聖者的拳頭,使的箭,大祭司的滅心咒,這樣的組合足以應付波斯明教教主和正在閉關的大聖王,但當他們麵對賈裏玉時,卻絕望地現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最初時的交手,他一招一式還有跡可循,五十招過後,他所有的招式突然消失,整個人變得空空蕩蕩、若有所無,讓他們有種無論如何也攻擊不到他,無論如何要逃不了他的攻擊的恐懼感。

沒有進攻,沒有防守,沒有招式,和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融為一體,晉入一種很玄妙的狀態,依循著某種地法理隨意揮灑。

使的箭氣莫名其妙地射中大祭司,聖者的拳頭詭異地擊中使的肩膀,大祭司的吟唱突然對聖者和使也起了作用。

那是三人有史以來遇到的最詭異、最可怕、最不可思議的一戰!

“撤回對明教的一切戰爭,三年內不許開戰!”

他猶如宣示神諭般地出這句話,三人聽了之後,心中升起一種膜拜遵令的感覺,生不起任何抵抗的情緒。

三人聯手被如此輕易地壓製,想來也沒什麼好抵抗的了。

然後他伸出手拍了三人各一掌,三人就此重傷,但不上來為什麼,他們竟然有種解脫的感覺。

他抬頭看了那火盆一會,飄然而去。

“或許他已經躍過那道門檻,進入了某種我們尚未知曉的境界。”

有時候“尚未知曉”反而能夠讓人心中釋然。

賈裏玉現在也正在跟楊玄琴探討那一戰。

“這是第一次有這種拳腳無礙的感覺,之前隱隱感到這種玄之又玄的境界,但手腳不夠靈活,總是慢一步兩步。”賈裏玉回憶起那種突然通神的狀態,心中也非常驚喜。

“我想,這才是你決定留下來的真正原因,你感覺到了這種機會,所以先去明教聖山,再履拜火教大殿,所謂機不可失,回到中原已無這樣的對手,便是有,也不需賈大教主出手。”

賈裏玉點頭認可了這種判斷,其實不論是明教風雲月三使、還是幾位法王抑或是教主艾麗婭及拜火教三領,便是將他們放在中原武林,個個也絕對是一流的好手,別的不,這個世上能將乾坤大挪移練到第四層的就沒有幾個人。

因此,隻有接二連三的麵對他們,才能在這種動靜之間尋找那縷妙義。

回到中原後,楊玄琴返回古墓,趙敏回到汝陽王府,黛綺絲和昭隨賈裏玉去了光明頂。

教主歸來,又帶回紫衫龍王,明教上下自是歡欣鼓舞,待賈裏玉取出聖火令,又是一番震動。

“從從今而後,我中原明教與波斯明教再無總屬關係,此事我已向波斯明教教主言明。”

一幹教眾聞言,歡聲雷動,楊逍和範遙明教領更是鄭重起身行禮,雖之前的從屬關係名不副實,但教主敢單槍匹馬去波斯總壇講明此事,意義非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