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韋氏的軍政通吃,山東(崤山以東)崔氏家族影響力就要顯得單一許多,但這並不代表崔氏就比韋氏弱上半分,真要算起來,放眼如今的長安城,崔氏才是真正繁衍時間最久的,早在唐帝國沒建立之前崔氏就已存在,對於李唐皇權的建立崔氏可是有著從龍之功,正是因為崔世全族的鼎力支持,李唐王朝才得以如此順利的一統下,可以,對於崔氏,曆代皇帝都是抱有感激之情的!
正是由於崔氏主攻商業,直接導致的崔氏的產業十分清晰明朗,錢財富可敵國,良田多不可,真正的可供整個崔氏子弟揮霍生生世世!俗話錢可通,要想有權,必先有錢,有錢能使磨推鬼,錢能通的崔氏正是達到如此的地步才可以躋身大唐頂級門閥的行列!
相比去前兩者,當今玄宗皇帝的首席宰相李林甫家,完全是新近崛起的家族,但憑借的常年的身居相位,再加上不俗的手段,朝廷上擁有著唯數不少的跟隨者,玄宗皇帝的信任直接導致李林甫家族同樣毋庸置疑的成為頂級門閥,可以,既沒有長年的積累人脈,也沒有富可敵國的資財,李林甫卻可以把自己的家族推向頂級門閥的行列,不得不,他的手段決非常人可比!
至於楊家就更不用了,有楊貴妃這般寵冠後宮的存在,楊家想不躋身頂級豪門都難,隻要楊貴妃一日不失寵楊家的權勢定然會一日勝過一日,更加上朝廷上有楊國忠為頂級大員,為了助漲楊家人的聲威更是讓當今的第一大節度使安祿山與楊氏姐妹約為兄妹,如此一來安祿山就成了楊家在軍隊之中最可靠的靠山,雖然安祿山與楊國忠不和,但是在玄宗皇帝的眼中,安楊兩人屬於家庭內部矛盾,殊不知,此刻的兩人都已經達到與之對方於死地的地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就是對如今楊家最好的描寫,楊貴妃的三個姐妹全被封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就算是與楊貴妃八竿子打不著隻能算作族兄的楊國忠隻不過因為善於算計就被玄宗皇帝冊封為禦史中丞並兼領四十餘使,凡是楊氏族人,均是無需參加科舉考試,便有高官厚祿,朝野之上的官員,隻要姓楊,無一不自稱是楊貴妃的親人。
楊家人無功而受祿,無為而做官,光是三位國夫人每月的賞錢就達十萬金幣,足以看出玄宗皇帝對楊家之人偏愛到何種程度!真要起來,如今的楊家才算得上當今大唐最頂級的家族,其他門閥與之相比無疑要略遜半籌。
至於最後的王家的輝煌完全就是由當代家主王忠嗣一人創造的,如果,先前的韋厥的軍事生涯是個傳奇的話,那麼王忠嗣就是續寫這個傳奇的人!
王忠嗣在軍事生涯巔峰的時候,曾身兼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四鎮節度使,唐朝共有十大節度使,而王忠嗣卻能獨占其四,尤其是在玄宗皇帝這個重視兵權勝過一切的統治者下麵,不得不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間,有王忠嗣一手提拔親手培養的年輕將領遍布下,這才是最寶貴的一種財富!
四鎮總兵力達7萬,王忠嗣直接或間接能夠控製的軍隊足已占到大唐軍隊數量的一半,就算是身為大唐的統治者的玄宗皇帝僅僅也隻能直接控製整個大唐軍隊的三分之一,與王忠嗣相比要差上許多!即使是如今權勢滔備受恩寵的安祿山也不過一人身兼兩鎮節度使。
一人佩四將之印,掌控萬裏疆域,手握下勁兵重鎮,不可謂不令人驚歎,這是在大唐開國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隻不過由於王家人丁稀少,(甚至足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這大概才是玄宗皇帝放心把兵權交給王忠嗣的真正原因吧,試問即使是王忠嗣發動叛亂,卻苦於後繼無人,相信隻要有點智商的人都不會幹這種事情!)
人丁稀少,再加上王家人行事十分穩重,並不張揚,直接導致了王家人在名氣上並沒有前四家那般響亮,但誰若是因此輕視於它,相信,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原本旳壽王還能與這些頂級豪門把酒言歡的資格,但現如今的壽王落魄成這樣,即使是給他們提鞋都不夠,即使李清是李唐皇室的嫡係血脈!自大唐建國到現在,皇親國戚加起來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多李清一個不多,少李清一個不少。
形勢沒人強,就要學會低頭,但李清始終相信,當自己下次君臨長安城的時候,定會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傲立於那些曾經嘲笑過自己的眾人麵前,即使是神也無法阻擋李清的崛起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