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未邁出岐州城半步,對於邊關之事卻是如此了解,果然是見識非凡,先生的眼光遠非京中的那些屍位素餐的所謂高官可以比擬,那些人,食君祿仗君勢,卻從不思君事,一味的沉迷在昔日的開元盛世之中,殊不知如今的大唐早已是外強中幹,所差的隻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實話,李清此刻對王鉷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敬佩,李清能夠由此猜測,除了壽王這個身份以外自己能夠接受到他人所不能了解的如今大唐高層的驕奢淫逸,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更多的還是因為,根據前世李清對這段大唐曆史的記憶,才會了解到這些。
相比於自己的這些優勢,李清可是十分清楚,麵前的中年男子可是完全沒有,但是他了解的卻絲毫不比自己少上半分,如此,李清又如何不佩服,正是因為如此,才更加堅定了李清心中的信念。
既然先生出了帝國外麵的形勢,那麼現在就讓李瑁如今大唐的帝國內部的不堪之處。
朝廷中,黨派林立,為了一己之私相互傾軋,再不複開元年間那般的清明政治,無論是以當今首輔宰相為首的丞相集團,亦或是以當今太子為首的儲君集團,還有在朝廷中漸漸崛起的外戚集團,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置下人的安危而不顧。
除去他們,豪門貴族大肆圈地,關中的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千裏沃土盡數劃歸門閥的門下,引得怒人怨,而當朝統治者麵對著豪門貴族的大肆圈地竟然不聞不問,完全是一副默許的態度。
地方上貪官汙吏橫行,邊關十大節度使均是擁兵自重,集軍、政、財三權於一身,在邊區內完全是一個土皇帝般的存在,邊關將領,為貪軍功,擅自挑起事端,發動戰爭,動輒上萬軍士參戰,完全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淒慘場景,他們的成名十之**是踩著皚皚白骨上位的。
為了他們的私欲,無數的大唐熱血男兒、鐵血軍士用生命為他們買單。
將士們,拋家棄子,誓死參軍,為了什麼?戰場上,英勇殺敵,勇往直前,為了什麼?九死一身,馬革裹屍,又是為了什麼?
軍人的生命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可以為了國家,為了自己國家的人民犧牲一切,戰死沙場,血灑他鄉,他們無怨無悔;但是看如今的大唐將領都在做些什麼,親手將自己一手訓練,手把手教他們殺敵的兒郎們送上戰場、送入地獄,所謂的僅僅是滿足他們的私欲。
身為一個軍人,服從命令,戰死沙場是他們的職,但是若是死於一己之私、陰謀詭計,那就是對他們生命最大的侮辱!李清越越憤怒,原本握在手中的茶杯中的茶水已經有少量的茶水撒在李清的手上,對此,李清卻很然未覺。
如今的大唐之所以能夠撐到現在不過是因為盛唐的強勢已經深入周邊異族,引得他們不敢擅自冒犯;還有就是大唐的人心並未丟失,下承平日久,自開國至今,大唐的曆代皇帝均是致力於收服民心,若不是如此的話,大唐內地,想要百年無戰事,完全是癡心妄想。
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隻要你對他們好,那麼就是犧牲身家性命他們也會維護你的統治,這也是日後安祿山兵鋒強勢,下無敵,卻始終不能滅絕下百姓的複唐之心,終究皇不負誌堅人,唐朝河山在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