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內,將軍府,李清一行人在劍門守將的盛情款待下用完了極為豐盛的午膳,連續三馬不停蹄的從岐州趕到劍門關,一路數千裏的距離,眾人僅僅用短短的三就已趕到!
三之內,眾人從來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安安穩穩的吃過一頓飯,每次所謂的“吃飯”不過是是靠隨身所攜帶的幹糧充饑,原本還有人對此頗有怨言,但是當他們見到李清津津有味的嚼著與他們一樣的食物時,他們又感到一陣的羞愧,常年過慣錦衣玉食的壽王都能吃下,更何況是他們呢?
但是如今,有機會好好的拜祭一下自己的“五髒廟”,眾人自然不會客氣,僅僅隻是一頓飯,眾人就把先前所損失的營養完全補回來,而眼見壽王一行人如此的放得開,可喜壞了一旁的劍門守將。
劍門守將一直就想努力營造這種氛圍,隻有這樣自己與壽王的關係才會更進一步,劍門守將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從來不會後悔,既然選這擇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麵前這個壽王身上,那劍門守將就會從任何細節著手,爭取讓自己在麵前的這位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自從李清一行人來到劍門關以後,等人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是按照最高規格對待,若是時間充足的話,劍門守將恨不得派人跑到京師將長安城最好的廚子請過來。
吃完飯以後,眾人休整下來,李清則在劍門守將的陪同之下,走向劍門軍士平時駐防的軍營,劍門關雖然僅僅是個關隘,占地麵積比起岐州城要上許多,但是也許是劍門關占據交通樞紐,下要道,劍門關的富饒就算是比起僅僅隻在長安邊上的岐州也並不差分毫。
原本劍門關是屬於劍南道劍州的管轄之下,但是由於劍門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整個劍南道通往內地的唯一通道,正是因為他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朝廷特地在劍門關專設一軍常年駐守劍門關,以保障劍南道通往內地的道路不阻。
若是劍南道安穩富饒,此地駐軍自然是做做樣子,維護劍門一關的安定即可;但若是劍南道不幸為吐蕃或者南詔所占,以防劍南道成為其進攻中原腹地的跳板,此時當朝統治者定然會”棄車保帥“,放棄劍南道,劍門關將是關中京師的最後一道防線,拒敵於萬裏之外,將敵人牢牢地控製在劍南道境內,讓其不得威脅京師長安的安危。
正是因為劍門關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使得此地駐軍人數從來沒有低於五千的,最為巔峰的時候單單指劍門一關的駐軍人數就已達到八千之數,占據整個劍南道總兵力的接近五分之一。
劍門關駐兵人數的眾多直接導致劍州刺史隻能名義上管轄著劍門關,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兵士的指揮權還是劍門關的治理權,均是落在曆任劍門守將身上,邊陲之地畢竟比不了京畿腹地,在這種地方,看一個人的真正權勢:往往不是看朝廷給與其多少,而是看其手中掌握多少兵馬,手握重兵,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可以為所欲為。
正是因為手中握有了五千精銳兵士,劍門守將才可與與其他幾個將軍一較高下,若是單就官階高低而言的話,恐怕劍門守將是他們中官階較低的,畢竟破他也僅僅是一個關口的手將,而反觀其他幾個將軍,無論高低,他們直接在節度府中任職,更有甚者甚至還兼任一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