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校場的練兵之後,李清隨意的在軍營之中走動了幾番,不知不覺下午的時光已經悄然流逝,看著夕陽西下,李清在身後慕將軍的帶領下再次回到將軍府。
李清並沒有選擇步行,此刻的李清選擇了乘馬,畢竟該見到的都已經見到了,來的時候是想領略一下邊疆風光,此刻打道回府自然以節約時間為上。
看著自始至終始終一臉笑嗬嗬模樣的劍門守將,李清滿是感慨地道:“百聞不如一見,今日所見,慕將軍訓練士兵果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李清此話倒不是虛偽的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慨。
而就在李清身旁的慕將軍聽到李清如此毫不掩飾的讚賞,拱手道:“壽王殿下謬讚了,身為一個將軍訓練手下士兵本應是卑職的責任,壽王如此誇讚,卑職愧不敢當!”李清的讚賞,反而讓一旁的慕將軍更加自謙。
眼見如此,李清不再言語,畢竟毫無營養的相互恭維的話,李清也懶得,有些話,一遍足矣,得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騎在馬上,看著周圍身披利甲的兵士,李清不由得問道:“不知明日,慕將軍打算借給本將軍什麼樣的一千士兵,具體有哪幾種士兵組成?”
眼見問道正題,一旁的慕將軍再也不敢打馬虎眼,連忙恭聲道:“不知殿下,想要哪種兵種?”此刻的慕將軍自然不敢自作主張,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眼見對方把問題拋給自己,李清自然明白身旁慕將軍的想法,李清並沒有推辭,直接的道:“劍南道多山地,而且蜀道之險確實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行進,這樣吧!”
“本王就問將軍借騎兵一百人,輕裝弩手兩百人,弓箭手兩百人,至於剩下五百人全看慕將軍安排,隻要是敢拚敢殺的勇武之士就行!本王暫且如此安排,慕將軍若是有什麼好的提議不妨來聽聽!”李清一臉商量的神態看向並排而騎慕將軍。
自從上次見識過唐弩的威力之後,李清對於弩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此刻麵對著慕將軍,李清提出了要兩百弩兵的要求,如此殺敵於百步之外的大殺器,李清自然不會拒絕,雖然相比於弓箭,弩箭的射程要短上一些,但是若是配合夠好的話,它完全可以無間斷、覆蓋性射擊。
弓箭手一般對於力量都有較高的要求,畢竟無論如何拉弓射箭都是一個體力活,就算是再好的弓箭手,連續射二十發弓箭已是極限,若是再多的話就容易造成肌肉拉傷,輕則休息十半個月,重則從此再難拉箭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唐人士兵每人身後所背的箭簍箭矢的數量一般都在三十隻左右。
相比於弓箭手嚴格的要求,弩手就要輕鬆許多,而且輕裝弩機攜帶方便,射擊準確性高,隻要弩矢數量足夠,弩手完全可以無間斷連續對敵人形成毀滅性打擊。
而且兩軍對壘,一般先是弓箭手消耗敵人的一部分有生力量,等敵人再度逼近的時候,弩兵則萬弩齊發,對敵人形成一種毀滅性的打擊,想象一下,敵人還未近身,就被消耗很大一部分力量,而且看著如此多的敵人慘死在自己麵前,對己方士氣也將是一種鼓舞,如此何愁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