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劍門關內,劍門守軍校場,東邊的朝陽初升大地,一時之間,霞光萬千,照耀在校場上以前身披黑甲手持利器的精銳兵士上,顯得威武不凡!
而站在較場上的一千兵士此刻最為顯眼的就屬昨日剛剛被李清親自任命為都尉的慕凡,此刻的慕凡手持長槍,一身戎裝,雖然同樣都是黑甲,但是相較而言,慕凡的鎧甲比起普通的兵士的鎧甲要精致許多,而且與此同時,安全係數也是成倍的增加,大堂雖然國富民強,但是要使每個軍士均是身披鐵甲明顯也不現實。
畢竟古代就算科技在發達,受發展條件的限製,大唐每年的鋼鐵產量是十分有限的,除去製造貨幣,以及生產工具等其他的用途,每年能夠用來打造鎧甲的鐵十分的有限,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放眼大唐數十萬軍士依然有著一部分兵士是身披皮甲的,相較而言,皮甲的保護程度比起鐵甲無疑要少上許多。
但是大唐畢竟是大唐,對於那些常年駐守邊疆,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士,大唐帝王從來沒有吝嗇過,當然由於如今的大唐的均是重點在北方,直接導致了大唐的軍費開支同樣側重於北方,所以相比於劍南道、嶺南道的將士,其他幾道的的將是身披鐵甲的概率無疑要大上許多。
如今,唐朝軍隊所使用的大多都是明光甲,當然還有少數的鎖子甲和魚鱗甲,明光鎧甲講究保護全身,而鎖子甲和魚鱗甲則不是全身甲,他們所能做到僅僅隻是對一些人體要害比如胸部、肩部和頭部作重要的防護,自然而然,比起明光鎧,後兩種鎧甲無疑要遜色許多。
放眼如今大唐,能夠全部以明光鎧甲裝備軍士的,除了各大節度使手下少有的精銳之師,放眼大唐內地入今能夠做到這種超豪華陣容的無疑就是當今大唐皇帝的羽林軍、龍武軍,也就是常人口中所的北衙四軍了。
其實唐朝能夠裝備士兵的鎧甲眾多,但是明光甲卻能夠一家獨大,的確是有其十分出彩的地方的。真要來,明光鎧甲僅僅隻是對以前鎧甲的進一步改造,增加了其靈活領,更便與作戰,一前士兵,為了增加自身的安全係數,所穿鎧甲均是鐵甲,每個部分之間的鏈接也是十分的生硬,大大降低了士兵的靈活性。
明光鎧甲,正是吸取這種教訓,所以在以前的鎧甲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部以及肩部等處連接可拆可卸,不再像以前那樣死板,若大唐的早早期對外戰爭之所以能夠十戰九勝,除了大唐帝國國力鼎盛,士兵敢拚敢殺之外,明光鎧甲在其中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畢竟兩軍交戰,若想殺敵,首先要保證的就是自己不會第一時間之內被敵人殺死,而明光鎧甲對他們自己的生命安全無疑起到很大的保護。
畢竟有著從龍之功,作為玄宗皇帝十分看中的軍團,再加上近水樓台的原因,放眼如今大唐能夠與此四軍但就裝備方麵一較高下的恐怕還真的沒有,就算是如今被大唐皇帝恩寵至極的安祿山手下的軍隊也不行。
也許寶末年的安祿山的軍隊,能夠與之一較高下,但是如今才僅僅是寶五載,安祿山距離他的稱霸之路還有一段距離,如今的朝廷還有那麼幾個人,能夠鎮得住安祿山,這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