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揚威(下)(1 / 2)

若不是如此的話,以陰厲男子的隱忍性格絕對不會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發作,選擇了最直接的一種方法與壽王硬碰硬。

陰厲男子沒有回答李清的問話,因為此刻的他認為實際行動才是最好的答複!隻見陰厲男子揮了揮手,而原本站在整齊的站在城門口的節度使兵士紛紛持槍上前大約走在了李清等人麵前三丈的距離方才停下。

自始至終始終站在一旁觀看事情發展整個過程的太守府的一幹人等,看到節度使衙門麵對著當今的壽王依然敢於如此的囂張,忍不住有人向身旁的儒雅中年也就是蜀郡太守道:”太守,如今我等該如何做?”

對於身旁人的問話,儒雅中年又何嚐不知道,若是此刻能夠毅然決然的站在壽王這個新任的節度使麵前,無疑是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要珍貴許多,若是日後壽王真的能夠排除萬難執掌劍南道的話,今日太守府的抉擇決對會得到很大的回報。

但是,凡事都有風險,這一切的前提是,麵前的壽王真的能夠排除萬難,執掌劍南道,但是常年混跡成都府官場的太守府的一幹人等又何嚐不明白陰厲男子的手段,雖他是節度副使,但是成都府隻要稍微有點地位的人都知道在節度使衙門中,他的地位就算是比起章仇兼瓊這個節度使也是絲毫的不遜色半分。

若不是如此的話,麵前的三百名節度使衙門的士兵也不會像現在這般,被陰厲男子揮之即來,呼之即去。

機遇與挑戰並存,現在就是一個站隊的時候,但是現在,場中情況不明,就算是身為蜀郡太守的儒雅中年也不敢有絲毫的莽撞,畢竟這可不是平時的**,若是贏的話,則更上一層樓,若是輸的話,眼前的權勢也將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成為泡影。

想要在觀察一段時間的儒雅中年,沒好氣的對著身邊的人道:“你想怎樣?憑著太守府的一百餘命衙役,你難道還想跟擁有數千精銳兵士的節度使衙門硬碰,可別怪我沒有勸你,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繼而似乎想到什麼,儒雅中年似笑非笑的歎道:“這個壽王可沒有你們想象的那般簡單,他可並不是個隻會吃喝玩樂的主!”

而剛剛發言的太守府的人,直接被儒雅中年的一句話給嗆個半死,所幸對於儒雅中年的話,眾人早已經習慣了!太守府的一幹人等再次陷入了沉寂。

其實不隻是太守府,此情此景,成都府的其他衙門機構也沒有一個站出來直接表明支持哪方的,他們一個個可都是老狐狸,情況未明,想要他們站出來那是完全的不可能。

節度使雖權力甚大,總攬一方軍政大權,但是節度使也是人,他畢竟精力有限,麵麵俱到也不可能,正是因為如此,曆代節度使均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軍隊上麵,畢竟無論何時,手中有人,比其他人,走要有些安全感,有些底氣。

對軍隊的側重,直接導致各衙門擁有和大的權力,所以他們雖然名義上歸節度使衙門統一調用(戰爭狀況下也確實如此),但實際上,在成都府的日常範圍內,他們依然有著很強的話語權。

更何況陰厲男子僅僅隻是個節度副使,並不能強迫他們站在自己麵前。而且,在他們心中,無論如何這都是節度使衙門內部的事,無論誰輸誰贏,他們隻需向贏得那一方負責即可,這才是最明智的戰隊方法。

成者王侯敗者寇,輸的那一方是沒有任何權利,物競擇,適者生存,既然敗了,那就要做好被唾棄的準備!

此刻的陰厲男子並沒有還算清醒,起碼他沒有命令士兵將刀槍指向李清,這個大唐親王,新任的劍南道節度使!

而看到陰厲男子如此的囂張,李清也明白事情發展到現在並不是一言兩語就能清楚的,此刻的李清也不想化解了,畢竟梁子已經結下來了,此事過後,雙方想要交好已是再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