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晌午,隨著年關將近,成都作為劍南道的首府,此刻城門之處也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因為人流的密集,已經躋身為城防軍西大營主將的石皓特地從營中抽調百名兵士來加強守衛,以防宵鬧事。
不得不,一月過去,城防軍的整頓已經初見效果,最起碼,此刻的這些當值兵士褪去了原本的囂張跋扈,雖然算不上軍民一家,但是相比於以前的欺壓百姓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也正是因為李清大力支持城防軍軍事整頓,如今李清在劍南道受到不少鄉紳的擁護,如今的李清這個劍南道節度使在成都士紳權貴層中已經逐漸樹立起了一定的威望。
城門前方數百步,兩支隊伍並肩而行,揚鞭策馬,煙塵滾滾,所過之處,行人紛紛退避,而對於此種景象,周圍的成都百姓並沒有絲毫的驚訝,這種場景對於常年成活在成都的百姓而言,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種陣仗,很明顯的隻有那些鎮守邊疆、手握重權的邊將才能擺得出!而且隨著年關將近,返回成都與家人團聚向節度使複命述職的邊將也是越來越多,畢竟十多年留傳下來的規定。
正如邊疆十大節度使若是境內無戰事每年均要回京述職一樣,節度使要向當今陛下負責,而這些邊將同樣要向他們的最高統帥--節度使負責,無論他們在自己鎮守的地方如何的稱王稱霸?但是他們在享受這些權力的同時同樣要向自己所在地的長官負責。
現在僅僅是寶四載,劍南道雖然山高皇帝遠,此時的邊將遠遠還沒有唐朝後期的那般囂張跋扈,目無皇權,對於皇命,這些邊將還是不敢違逆的。
很快的,並沒有讓眾人等待太久,兩支隊伍紛紛抵達城門,全是披甲之士,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殺伐之氣,這種氣質唯有真正經曆過生死之戰的邊軍方才擁有,就算是以劍門軍的精銳,他們身上也從來都未曾具備過這股殺伐之氣。
兩支隊伍領頭的均是中年男子,在左側的一身便裝儒雅的麵容被周圍的兵士簇擁著渾身上下透露著一絲儒將風範,而在右側的則是一個身材壯碩膚色略顯黝黑一身戎裝的將軍,這兩支隊伍的出現很明顯的讓在場的城防軍謹慎萬分。
雖然都是唐軍,但是當值的城防軍自然清楚同等兵力之下,對方完全可以對自己形成碾壓之勢。因此每當這些邊防大將到來時這些城防軍都是畢恭畢敬的招待著,生怕出現半點意外,讓對方產生不滿。
因此,早在這兩隻隊伍剛剛現出蹤跡的時候,守城的頭領就即刻驅散人群,為這些邊軍的進城清除障礙。
當值的一位西大營的旅帥也算得上此刻守衛城門的最高長官,畢恭畢敬的走到不遠處騎著高頭大馬的兩位中年男子麵前,恭敬的道:“兩位將軍為我大唐鎮守邊疆,勞苦功高,護我劍南百姓得享太平,屬下在這裏代表成都的百姓向兩位將軍道聲辛苦了。”
這名旅帥似乎很會話,在左側一身便裝的中年男子麵不改色,輕笑道:“旅帥過獎了,劍南道北部之所以固若金湯全是那些邊軍浴血奮戰用他們的性命他們的熱血換來的,旅帥倒也不用把這些功勞全部按在我們的身上!”便裝男子雖然貴為一軍主將,但是言語之間並沒有半點倨傲。
而聽到身旁的便裝男子竟然轉眼之間就要把這些對自己的讚美之詞全盤否定,在其身旁的戎裝男子也就是茂州主將可不樂意了,便裝男子不吃這套,自己對於旅帥的讚美可是十分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