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決戰鬆州(1 / 2)

夜色降臨,城內一片寂靜,鬆州城外卻是號角齊名,站在城樓之上看著不遠處並排而進源源不斷的吐蕃兵馬在驚訝的同時內心之中也不由得升起對站在麵前的玄衣壽王濃濃的敬服之感。

事實勝於雄辯,雖然推測的時間略有差池,若不是提早準備,別的不,被吐蕃這麼一番貿然突襲,鬆州城還真的有可能丟失。

看著麵前的吐蕃兵馬進攻有致,步兵高舉盾牌徐徐前進,緊接著盾牌兵的是整整四排背負弓箭的弓箭手,躲在盾牌之後的他們個個拉弓上弦,一到射程之內,他們就會萬箭齊發,打算把守衛鬆州城的唐軍射成馬蜂窩,在這些弓箭手身後是一身皮甲的身形高大的吐蕃步兵腰跨彎刀,手抬雲梯借著前麵盾牌兵的掩護緩緩地向著鬆州城牆推進,每一架雲梯左右兩旁各有二十位吐蕃兵士持刀護衛,一旦抬雲梯的吐蕃士兵倒下,在其身旁的吐蕃兵士會立馬補上空缺,決不讓前進的隊伍因此終止。

放眼望去,單單是城南一麵足足有上百家雲梯同一時間徐徐推進,而在這上百架雲梯之後,則是源源不斷一望無盡的真的的主力部隊,因為是功成,吐蕃的精銳騎兵自然派不上大的用場,而論欽陵也不會敗家的讓騎兵拋棄戰馬,下馬參戰。

畢竟每一個騎兵的訓練無論是財力還是時間比起步兵都要高上許多,此刻已然抱有必勝之心的論欽陵自然不會白白的將自己的精銳騎兵浪費在唐軍的箭矢之下。

隻不過,盡管如此,為了保險起見,論欽陵此次出擊依然從大營之中帶出了最為精銳的兩千騎兵,之所以作此準備。是因為論欽陵向著在己方大軍的攻擊之下,壽王憑借著城中的區區幾千雜牌部隊,勢必難以守住鬆州城,而一旦鬆州城破,到時候,身為劍南道節度使貴為大唐一等親王的壽王就算自己不願撤退。鬆州城的諸位將領也會強行派兵讓其撤退。

而到時候,自己手中的兩千奇兵無疑起了一戰定乾坤的作用,隻要自己親率兩千騎兵追擊壽王,到時候僅僅隻有殘兵敗將保護的壽王自然不是有著兩⑥⑥,千鐵騎的吐蕃對手,屆時自己才能真正的一雪前恥。

自從連番敗於壽王之手,鬆州城就再也不是論欽陵的最終目的,爭強好勝的論欽陵想要的僅僅隻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李清整個劍南道節度使的項上人頭,僅此而已。

不得不。論欽陵一番算盤打得十分精準,但是他千算萬算,也為算到此刻依然毫無反應的鬆州城竟然早有準備,他也沒有算到鬆州城內的唐軍早已挖好了一個足以埋葬上萬吐蕃軍士的巨大陷阱,正等待著自己一步踏錯,好將他一舉殲滅於鬆州城外。

論欽陵想的是城內年輕的玄衣壽王的項上人頭,而城內的李清又何嚐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論欽陵這個在吐蕃享譽盛名的年輕帥才的項上人頭,希望一戰成名。一將功成萬骨枯,李清同樣希望親自踩下論欽陵來奠定自己在劍南道諸軍中的影響力!

兩個同樣年輕而有同樣有著不凡軍事賦的年輕帥才相遇戰場。勢必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就算注定一方會敗,此次的鬆州之戰,也勢必會被很多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