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李清所看重的,雖然放眼十大節度,劍南之旅孱弱,但是隻要掃除這些憊懶之風,李清就有信心,假以時日在自己的精心訓練之下,劍南之兵同樣能成為朔方、範陽那樣的勁旅,與其他節度區的兵馬一較高下!
城上的吐蕃兵馬看著不知何故連試探性的進攻都沒有發動就莫名其妙消失的唐軍,雖然不解,但是上到守城主將下到普通兵士均是鬆了一口氣,畢竟雖然眾人已經做好或死或降的準備,但是如今大難不死,誰都會高興萬分,畢竟平白無故的,誰也不會跟自己的性命過不去。
鬆州城外,經過連夜的奔襲,等到李清等人返回鬆州城的時候,日升東方,已是清晨,雖是冬季,凜冽的寒風吹拂在身上原本因為連夜奔波而略顯疲憊的心態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精神。
看著麵前明顯已經清掃幹淨的鬆州城,再也沒有昨夜的腥風血雨,從前的莊嚴大氣重新出現在這座城池身上,護城河中原本堆積如山的屍體此刻也已經清洗幹淨,從新換上了新鮮的河水,血腥之氣全無,若不是經曆過昨日的一場廝殺,眾人真的不敢相信,眼前見到的鬆州城就是前幾日黑雲壓城城欲摧、飽受戰火璀璨宛若人間地獄的鬆州城。
原本因為放走論欽陵而略顯鬱悶的心情此刻看到麵前的一副和諧場景,眾人心中的鬱悶一掃而空,看到李清一行人趕來,守衛城門的將是早已將吊橋放下,城門洞開,守城的近百位將士整齊的排列在城門的兩麵,恭敬的看著一馬當先的玄衣青年,恭迎他們的王者歸來。
作為參與整個戰事的他們,對於麵前青年的恭敬之心比所有人都要尊敬,因為若不是麵前青年的運籌帷幄,多番謀劃布置。將吐蕃主帥玩弄於鼓掌之中,此刻的鬆州城恐怕已經易主,而城內的十萬百姓恐怕也將飽受殘暴的吐蕃兵士蹂躪,沒有經曆過絕望的人。永遠也無法明白那種守得雲開見月明被人從苦難之中解救出來的重獲新生是怎樣的一番感受?
策馬揚鞭不驕不躁的行進城中,麵對著城內萬人空巷的夾道歡迎俊逸的麵容之上掛著三分儒雅七分謙遜神態讓人忍不住想親近,沒有因為自己的位高權重和軍功在身而得意洋洋,自始至終都是泰山壓頂而不崩於色可圈可點的表現。
麵對著鬆州百姓熱烈歡迎,李清唯有拱手相謝。一邊道謝,一邊著全賴鬆州百姓的支持和諸位將士的拚死血戰之類的話語。
眼看著麵前的玄衣壽王不僅如此的待人以和還推卸自己的軍功,鬆州粗橫的諸位百姓對於麵前的玄衣青年心中忍不住更加的敬重,雖然麵前的壽王極力言明不是自己的責任,但是這麼多,壽王殿下日夜戍守城防,與軍士同吃同住,一同上前殺敵,出城迎戰,即使在萬分困窘的情況下依然嚴厲約束手下士兵與鬆州百姓秋毫不犯。這樣的壽王怎能不讓人認同?
百姓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這麼些年,飽受無法無邊軍將領摧殘的鬆州百姓就希望出現這麼一個與民秋毫無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間的統帥,如今這個人終於出現,他不僅是當今陛下親自委任的劍南道節度使,更是大唐一等親王,這樣一個集尊貴和韜略於一身的統帥正是邊疆百姓殷切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