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李清距離不遠處正殷切交談的一群顯貴並不遠,僅僅片刻時間,就已經出現在眾人的麵前,李清的到來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盡管李清已經來的很早,但是不得不,一番耽擱下來,等到李清真的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先李清一步抵達此處。≥
以往的祭祀大多都是宗室一些重要的人員在宗正寺的主持之下對於曆代李家先祖進行祭奠,但是此次祭祀很明顯的不同於以往,無論是規模還是當今陛下的重視程度都要遠遠過以往的任何一次祭祀。
不僅要求凡是李唐宗室血脈必須到場前來祭奠,朝堂之上百官也是集體出現,以凸顯此次儀式的重要,李清的席位被安排在第四位,從右到左依次為一個十七八歲身材瘦削麵色冷酷的青年,其後是四皇子棣王李琰,十六皇子永王李璘,十八皇子壽王李瑁,稍後是二十皇子延王李玢以及二十一皇子盛王李琦,六人站在百官之,各個英武非凡,李隆基相貌本就不差,而能夠被其看上並為其產下龍嗣的女子定然姿容上等,所以但論相貌六人的賣相的確不差。
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李亨貴為儲君,當今下毋庸置疑的二號人物,自然是站在李清等人麵前,一身淡黃衣袍,金線串成的雙龍奪嫡製圖在明黃的衣袍之上栩栩如生,當真是得之寵。
至此,除了被賜死的前太子以及光、鄂二王,曾經冠蓋滿京華、引領一個時代的十王已經全部到場,身為皇子本就是人中之龍,而能夠位列”十王“之中的皇子
無疑不是人上人,龍中龍,不僅身份尊貴,他們每個人都有足以稱道的鐵血手腕。
若不是如此的話,他們又怎能在競爭激烈的諸皇子之中脫穎而出,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七王之後,剩下的文武百官和一些宗室人員整齊的站在李清等人的身後,足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的十王雖然變得聲名不顯,但是他們手中的權勢和地位卻並沒有因此而削減反而是愈加的厚重,單單是此時此刻的站位就足以明如今李清等人在如今長安城的地位。
原本按照李清如今的身份,區區一個邊防統帥,一個變相被放逐的皇子本來沒有資格與如今手握重權勢頭正盛的永王等人並肩而立,但正是因為壽王曾經是“十王”之一,才沒有任何人敢於覷此刻的壽王,宗正卿也沒有把李清的位置安排在普通的皇子身邊。
因為長安城上到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都知道十王雖然相互競爭彼此角逐,但是有的時候他們又是一個共同的利益共同體,任何人一旦敢於藐視十王之中的任何一位皇子,勢必會引起十王之中所有王爺的不滿,他們每個人都不允許十王的威嚴和權威受到任何人的挑釁。
他們能有今日的威嚴,完全都是別人看在十王的位高權重之上,不由自主的對他們保持恭敬的姿態,同為皇子,為何他們能高人一等,不為別的,隻因為他們的府邸建在十王街上與其百官和長安城中的顯貴尊敬十王之中的某一位王爺,倒不如他們尊重十王這個利益共同體。